最新消息:
自2021年1月2日至2021年1月16日24时,短短14的时间,河北省累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728例,这个数字实在太可怕了。
自2021年1月16日0时至24时,河北省新增72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石家庄市65例,邢台市报告7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0例,其中石家庄市报告19例,邢台市报告1例。
好消息是已经有12例患者康复出院。
坏消息是出现了一例死亡并列
在本轮河北的疫情中,出现了一例死亡病例,也提示我们千万不能把新冠当流感。
那么河北这次疫情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传播得这么厉害?
第一:境外病毒太“狡猾”,无处不在
而这次疫情的爆发地,是石家庄市附近的两个小村庄,而这两个村庄距离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很近,确诊患者几乎都在机场周边,当地乡村也有在机场附近单位就业的,距离机场十分紧密,不足五公里
入境人员的隔离宾馆也在附近。
而基因测序显示,这次的病毒与欧洲收入病毒高度同源。
因此在本土没有病例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掉以轻心,殊不知境外感染者有可能污染了附近的环境,从而传染给他们。
步入寒冬时期,比较适合病毒存活,不仅仅是人的境外输入,还有境外输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是要做好消毒的。
并且钟南山院士也曾经提醒过大家存在“环境传人”的情况。
但是病毒实在太狡猾了,还是钻了空子。

1月16日下午召开的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师鉴说,本次疫情病例分布呈现高度聚集性,感染者主要来自农村。
经过中国疾控中心和河北疾控中心对来自石家庄、邢台多例病例样本基因测序比对,已经排除与我国既往本土疫情的相关性,提示引发本次疫情的病毒是由境外输入的。

第二:农村防疫意识的薄弱是这次疫情爆发的主因
此次疫情,暴露了疫情防控的软肋—农村
农村年末的婚丧嫁娶,串门走亲戚,生小病不去大医院检查,在村里诊所拿药成为一种习惯。
由此导致河北疫情至少潜伏了半个月以上。
此次河北的疫情具体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方式,传给了谁?没有人知道。
但时间至少可以追溯到2020年12月23日。
在农村和乡镇有一部分人防控观念相对薄弱,总感觉我们这小地方,没事儿,人流量少。
特别是很多老人,根本不听劝,也不做防护,不爱戴口罩,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就自己随便吃点药,实在扛不下去就就去村里诊所打点滴
而农村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根本没有发热门诊,也做不了核酸检测。
所以他们一旦感染,很难被发现,于是病毒就有了长时间隐秘传播的机会,特别危险。
可以说,疫情高发期,国家一定要重视农村疫情防控,加强防范意识,少聚集,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烧咳嗽症状,尽快去大医院检测,千万不能给病毒留窗口期。

第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
因为基层的力量决定了在传染病领域的作用,不管是新冠还是非典,由于农村相对落后,人口流动少,大多数控制在了城市。
如果农村沦陷,是特别可怕的,范围广、基数大。
而河北的这次疫情也出现了有的患者自行到诊所购物的情况,这也变相地提示我们要加强诊所和药店的监管,做好信息共享,起到预警和检测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的哨点作用,发挥检测排查的作用。
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上报,和时间赛跑,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发现病毒、及时隔离、及时对症下药,这也是当前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

那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每一次局部疫情反扑,都能幸运地躲过大爆发
疫情之下,一个小疏忽,就有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
本次河北疫情小规模爆发,正值春节,并且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寒冷,这极容易造成病毒扩散。
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
1、尽量原地过年,不要返乡,不要聚集,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2、不吃不明来源的冷冻海鲜食品
3、正确佩戴口罩,出门在外的时候,不要用手触摸口鼻眼等。
一旦出现发烧咳嗽四肢酸痛等情况,应立即到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4、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极端天气不建议选择室外健身。

5、在接受来自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等疫情重点地区的包裹和货物时,应使用75%的酒精对包装进行擦拭消毒。
并且消毒一定要达到消毒剂量,至少喷两遍,每次保持三分钟,停留半个小时以后再拆包裹。
只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既能避免“人传物”,也能防止可能出现的“物传人”

总结:
如今是全球化的时代,国外疫情依旧严重,只要国外疫情不结束,就一直会有输入国内的病例,疫情就一直无法结束。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虽然不能冲锋陷阵,但是我们可以响应号召,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同时也保护了别人。
生活在这么强大的祖国,我们应该深深地感到荣幸,我们必须配合祖国,配合政府,做好防疫,打赢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