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丑陋的藤壶,寄居在海洋生物身体上繁衍生息,成为了动物们眼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可在人们的眼里,藤壶中的鹅颈藤壶却是一道高端食材,是一道最鲜美的海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我带大家一起走进鹅颈藤壶的世界!关于鹅颈藤壶
哪都有达尔文系列,藤壶是达尔文研究过8年的生物,名字也是他取的,“藤壶”两字看着优雅,一度让我认为达尔文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掩盖它的丑陋。 藤壶属节肢动物,头部有点像马的牙齿,尤其是鹅颈藤壶,还伸着一条长长的脖子(约15公分),和鹅脖子相似。 脖子下端连接的黑白色钙质骨板,涨潮时骨板张开,不断伸缩其褐色的触手,过滤食物,脖子也跟着晃动,退潮后,骨板关上,又开始修生养息。 长相怪异,奇丑无比,又名观音手、佛手螺、狗爪螺、海鸡脚,妥妥的海洋生物“四不像”,关键还是一簇簇生长,密密麻麻,看着怪瘆人的。
海洋生物讨厌鹅颈藤壶的原因
说起海洋生物,可能人们对鲸和大鲨鱼最可怕,因为它们庞大凶猛,让人胆寒。 可鹅颈藤壶,一个不起眼的海洋生物,令这些庞然大物都闻风丧胆,是鲸、海龟等动物的梦魇,藤壶表示,鲸在我这里,只有被欺负的份。鲸也万万没想到,我会和名不见经传的藤壶扯上关系。



不光是海洋生物,海上从业者也讨厌它
藤壶不光祸害海洋生物,它还喜欢在船底、码头、海底光缆等地方安营扎寨,让人们也十分讨厌它。 以船舶为例,船底吸附的藤壶越多,船身就越重,阻力就越大,不仅耗费燃料,还会造成船舶触礁风险。 藤壶坚硬的外壳处理起来可不省心,靠蛮力敲打击落是行不通的,往往会采取剐蹭或求助化学试剂才能除掉。

鹅颈藤壶的克星
藤壶让动物和人都很头疼,它们几乎没有天敌,只有两种动物,可以限制它们的繁殖速度。 第一种为贻贝,它是攻破藤壶地盘的高手,通常情况下,贻贝会侵占藤壶的老巢,吃掉它们的幼体,可以放缓后代的繁衍。 第二种为海星,藤壶是海星的最爱,它大小通吃,不过海星也只能吃掉藤壶的肌肉成分,在海星饱肚子后,藤壶外边那层坚硬的外壳还会牢牢的黏在原处,继续成为寄居虫的寄居场所。
藤壶能寄居庞大的鲸,可拿鲨鱼无可奈何
从藤壶寄居的习性来看,它喜欢游的慢、肉质好、表面凹凸不平的动物,对于游得快的动物,强大的水流让它们受不了,就算寄居了,也很容易被冲刷掉。 比如座头鲸游速最快在4海里/小时,而海豚正常游速达到20英里/小时,大白鲨的平均配速在30英里/小时左右。座头鲸很自然地成为了藤壶寄居的目标。 另外,鲨鱼身上有一种“盾鳞”物质,这种物质坚硬无比,藤壶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扎不进去,因此鲨鱼身上是很干净的。
讨厌归讨厌,但鹅颈藤壶却是人间美味
我看到鹅颈藤壶怪异的外形,除了全身起满鸡皮疙瘩外,很难想象谁是第一个尝鲜的人,可当跨出第一步,品尝到它的美味后,又赞不绝口,吃了还想吃。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鹅颈藤壶被视为珍馐,各地销售价格也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它的美味程度。 我们也能看到许多猎手冒着生命危险去礁石边缘采集鹅颈藤壶,要知道,把这种顶级海味送上高级餐厅,能得到不菲的回报。 藤壶硬皮下的肉质异常鲜美,是世界上最贵的食材之一,在欧洲各国,价格在几十至上百欧元不等,进口到我国,一斤的销售价格能达到1000元左右。 在美食界,鹅颈藤壶素有“来自地狱海鲜”的美誉,因为它的生存条件除了寄居在海洋生物身体上外,更多时候是集中生长在礁石缝隙间,或接近海面的峭壁上,这地方波涛汹涌,采摘难度很高。 西方有一门职业叫“藤壶猎人”,这类人为了寻求生活刺激,常常挂着绳索去撬凿峭壁上的藤壶,失足丧生的人也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