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的开水到底能不能喝?
相信我们在早晨起床时,都会有喝水的习惯,不过忙着上班,时间非常紧张,现烧现晾往往来不及,很多人通常开水兑着头天晚上的凉开水一起喝,或者干脆就喝一杯凉开水。有的老人和一些专家提醒我们最好不要喝隔夜的开水,否则对身体健康不利,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之所以有些人说隔夜的开水不能喝,关键的原因就是认为放置时间较长的开水,水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升高,而且可能会受到一些微生物和细菌病毒的污染,长期有饮用隔夜开水习惯的人,患癌的几率会增加。据有关科学研究表明,放置时间过长的开水,其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确会有所升高,但还不至于超过饮用水的标准,只要我们储存方式恰当,其实是完全可以饮用的。这里就这个问题简单分析一下。

从放置时间的角度来看,隔夜水的放置时间基本上在8-12个小时左右,而我们早晨晒的开水,到晚上再饮用,其实放置的时间也差不多是8-12个小时,为什么偏偏说隔夜水不能喝、而白天晾凉的水就可以喝呢?这显然从时间逻辑上说不通。

从放置的方式来看,居家环境空气中会含有一定量的灰尘等细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上也会不同程度地附着一些微生物和细菌病毒,如果我们在放置开水晾凉的过程中,始终将容器敞口,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落入上述细微颗粒物。只不过,在放置10多个小时之后,即使有上述细微颗粒物和微生物落入水中,其数量距离能够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还是相去甚远。除非室内环境非常“糟糕”,比如刚装修完没多久、正在进行大扫除、或者室内封闭性较差同时室外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等情况,如果遇到上述这些问题,我想不单单是水,其它食物或者我们接触密切的日用品,都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污染问题,这种污染的产生和水或者食物它们本身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只要注意密封保存或者放水冰箱,问题就不会太大。

至于水中的亚硝酸盐问题,亚硝酸盐是由硝酸盐通过还原反应生成的无机物质,在生物体中亚硝酸盐非常容易与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胺类相结合,形成具有一定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类有机物,所以说食物或者水中如果形成亚硝酸胺,则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二是要有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物质,三是要有硝酸类还原性细菌,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在我国的饮用水国家标准中,硝酸盐的标准值为20毫克每升,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标准之后会以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在正常情况下,自来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很低,其浓度仅在0.02毫克每升以内,即使这些硝酸盐全部转化为亚硝酸盐,也不会超标。所以我们如果直接饮用自来水,也不会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况且亚硝酸盐的稳定性较差,我们在烧开自来水的过程中,即使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亚硝酸盐,也会在受热时重新转化为硝酸盐,因此无论是开水还是放置一段时间的凉开水,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在水烧开的过程中,自来水中原本含有的一些微生物绝大部分会失去生物活性,其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大打折扣,在晾凉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有一部分外来的还原性细菌落入水中,但对于硝酸盐的还原性作用还是非常有限。据有关机构研究发现,开水在晾凉两个整天之后,其亚硝酸盐浓度会升高30%左右,不过,即使浓度升高比例这么高,也仅仅达到标准值的0.3%,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一次性喝入330升的水,才可能使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超标,而我们正常每天的饮水量仅为2.5升左右,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因此,只要我们注重室内的环境卫生,晾水的时候密封加盖,确保水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和污染,隔夜水是完全可以喝的,甚至隔个三四天都可以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