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即为西红柿,是我们常见的蔬菜之一,然而在种植过程中,据不少种植户反应会出现烂果现象,这严重影响番茄产量问题,同时还大大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真的让菜农苦不堪言。那么番茄烂果是怎么回事呢?又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方法
1.缺乏钙素:番茄光呼吸作用会产生各种有机酸,其中草酸会引起中毒而发病,不过在钙元素充足时,草酸会被钙中和形成草酸钙,不会造成什么损害,但缺乏钙素很容易使番茄发脐腐病,从而造成烂果。
防治方法:首先要科学施肥,保证营养全面均衡,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可施有机肥3000-5000kg,磷肥50kg,石灰50kg作为底肥。同时,在中后期追肥还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以免肥料过于单质,造成缺素引起病害发生。
2.水分失调:番茄进入结果盛期时,温度高,叶片蒸腾量大,会使原本供应果实的水分会被枝叶夺取,甚至枝叶会从果肉内夺取水分,从而使番茄果实出现失水现象,组织坏死,最终造成烂果。
防治方法:播种前期应选择保水能力强的沙壤土进行栽培番茄,或施有机肥进行改良土壤通透性。而且在番茄生长过程中,要加强水分管理,必须要保证番茄水分的均衡供给,可有效减少因水分失调造成的烂果。
3.真菌感染:真菌会感染一些常见病害,例如灰霉病、晚疫病和褐纹病,这些病害都会引起番茄出现烂果现象的发生。其中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温室湿度大是引发灰霉病的最大因素,而且该病菌会从伤口、花器入侵,从而造成烂果。而感染晚疫病则会在果实上长出灰绿色水浸,虽说起初边缘不明显,但后期会变深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少量白霉,最终病菌会感染健康植株,形成烂果。至于褐纹病,果实感染霉菌时,初期会产生浅褐色椭圆形凹陷病斑,后期则会变成黑褐色,造成果实糜烂现象,若在高温多湿条件下,会使此病害扩展更加迅速。
防治方法: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烂果现象,首先一定要合理密植,加强植株之间的通风和透光性,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水分,以免造成田间湿度大。其次要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摘除的病果和病叶,一定要带出田间集中并进行销毁或深埋,同时也可用生石灰消毒。最后就是用药剂进行防治,可选用60%霉克多可湿性粉剂和60%的杀毒矾800倍液混杂使用;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60%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当然棚室温室也可用大棚烟雾剂进行熏蒸,据反应,防治效果显著。
4.病毒侵染:病毒病就是发生普遍且防治难的病毒,尤其在秋季发病最为严重。感染病毒病后会出现落花、卷叶等现象,同时果实会出现烂果现象。而病毒一般多靠蚜虫传播,尤其在高温干旱时发病较为严重。
防治方法:为了防治病毒的侵染,不仅要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而且还要进行浸种消毒并及时防治蚜虫,这样可有效防治病毒的传播及侵染。当然也可选用1.5%植病灵乳剂5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进行喷雾。
5.虫害引起:棉铃虫以幼虫蛀食果实,也会对番茄果实造成损害,形成烂果。尤其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发生。
防治方法:棉铃虫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至于幼虫可在其刚孵化二龄前,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