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危险的虫子,到底是什么?到底该如何避免灾难,在自己身上发生?
蜱虫是什么?
蜱虫,又称壁虱,芝麻大小,它以吸血为生的小虫,不同种类的蜱虫偏爱的动物血液也不同,它是很容易传染疾病,仅次于蚊子。
有时,蜱虫会叮咬人类和动物,绝大多数的蜱虫叮咬都不会引发疾病,但也有例外。蜱虫生活在低矮的灌木丛或树林中,当它得到机会,附着在人或宠物狗、猫身上时,会在皮肤上打洞、叮咬、吸血,然后脱落。
蜱虫进食的口部会钻入皮肤,背部则留在外面,当它们吸饱血时身体会呈灰绿色,身体也因充血变得膨胀。
被蜱虫叮咬,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皮肤上有蜱虫,须立即将它清除,蜱虫附着时间越长,发生危险的风险越大。
同时检查全身和衣物,在发现一只蜱虫后不要停止检查,蜱虫可能不止一只,不要漏掉任何一只蜱虫。
如果您的孩子或宠物去过可能有蜱虫活动的地方,请一定要仔细检查他(它)们身上是否有蜱虫。
→ 蜱虫咬住了要及时送医院
当蜱虫头部已经嵌入皮肤,请立即请医护人员帮忙清理,因为此时蜱虫可能已经附着在身上数小时或几天,很难将其清理干净,如果蜱虫的口器残留于皮下,很有可能造成感染。
(蜱虫钻进肉里)
→ 如何自己清除蜱虫
如果您可以自行清除,请务必遵循以下方法:
1、轻轻用镊子夹住蜱虫,越靠近它的口部越好。
2、直直的把蜱虫从皮肤中拉出来。
(取蜱虫的正确示范)
3、在确保蜱虫被全部清理感情的情况下,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叮咬区域,伤口干后用酒精擦拭消毒,记得要彻底洗手,清洗仪器并消毒。
4、如果条件允许,将其放入容器,容器中放入一个浸湿的棉球(保证蜱虫存活),盖紧瓶盖,存放于冰箱中,假如你出现后续症状,或许这只蜱虫要接受医生的“严厉审视”。
医生不建议使用凡士林、指甲油或打火机强行“逼”出蜱虫,这样做不仅会伤到自己,还会刺激蜱虫分泌毒素,增加感染风险。
→ 这种情况下,及时送诊
(低矮的灌木丛中有可能存在蜱虫)
特别是户外工作者,接触蜱虫的可能性更大,带有树林、灌木丛、深草或枯叶堆的工地可能会有更多的蜱虫。
所以,户外工作者要小心,尤其是在蜱虫活跃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天气温暖的南方地区,蜱虫可能会全年活跃。
在中国,最常见的蜱虫传播疾病包括莱姆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Q热病、兔热病和斑疹热。科罗拉多热、东方斑疹热在中国并不常见。此外,除了防范被蜱虫直接咬伤,也应防范一些野猫野狗,千万不要被它们咬到。
据日媒报道,2017年7月,日本一女子看到生病的夜猫,好心想要将它抱到宠物医院救治,不小心被咬,10日后死亡。③
据解剖查证,女子并没有被蜱虫直接咬伤,是野猫被蜱虫叮咬生病后,再咬伤女子,致其死亡。
当然,这样的悲剧还很少见,不过,对于孩子来说,远离野猫野狗还是很有必要的。
蜱虫咬伤后会有何症状
如您在被蜱虫叮咬数天或数周内出现了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您是在何时何地被蜱虫叮咬的。
?全身症状,例如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疲倦或面部肌肉无力等。
?出疹,尤其是状如靶心的皮疹。皮疹不一定出现在伤口部位。
(这些游走性红斑,不痒也不会痛)
?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瘫痪。
瘫痪通常会从脚部和腿部开始,并逐渐蔓延至上半身、双臂以至头部,瘫痪的症状通常开始于蜱虫叮咬后的数小时至一两天内。
关键的瘦龙说
其实,我以前也觉得,一个小小的虫子,怎么会那么厉害了,看到那么多的新闻,我才知道,这个虫子真的不一般。
所以,平时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趟灌木和草丛(蜱虫最高爬到一米五的高度),去户外一定要注意不要裸露皮肤,做好防护。
经常到野外野炊的同学们注意了,不要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更不要整晚躺在草地上看星星、看月亮,可能会有危险。
遇到蜱虫叮咬,赶紧去医院,尽量不要硬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