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14日阴历的七月十四日,再有9天就是处暑节气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十四位的处暑,古来就有处暑即“出暑”之说,而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白天的日照时间也由夏至最长的15小时缩减至13小时左右,阳光向南偏移照射时间变短,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天气转凉,此时,秋高气爽的感觉已经比较明显。
那么2019年的处暑具体时间是几号呢?
由太阳达到黄经150度的时间来推算,2019年的处暑时间是:8月23日十八点零一分五十三秒,按阴历来算为:七月二十三日。
古人并对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寓意:一侯时老鹰大量猎捕鸟类,而我们农民在前后会有祭祖庆中元节,有万物同祭的感觉;二候时秋季树叶变黄掉落;三候时所有水稻、高粱等秋季作物成熟。
那么处暑节气如果分开来看,处与出为谐音,而且处有躲避意思,所以单从字面来看,炎热已经过去了,如此2019年还有秋老虎吗?
对于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立秋过后虽然节气上已经进入了秋季,但是从三伏天来看,立秋仍处于中伏末期或者末伏初期,所以从气温来讲还算是夏热,俗话说:“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秋老虎”,而且“夏老虎”的余温未消所致。那么秋老虎又是何意?
据了解,所谓的秋老虎是因为处暑过后,多地昼夜温差加大、天气转凉,但有些地区,尤其是我国南方却出现一反常态的持续34度的高温天气,需要持续15天到20天之久,所以往年南方的人们总会感觉处暑过去依旧很热,所以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所为。其实本质上仍是受三伏天炎热因素“副热带高压气候”导致,而处暑过后副热带高压举步南迁,并不会瞬间退去,所以在南撤的途中依旧会影响着我国气温,所以才会出现每年北方优先凉爽,而南方凉爽天气明显滞后的现象,因此“秋老虎”年年都有,只是根据气候南撤速度,影响时间长短不同。
秋老虎对咱们老百姓有影响吗?
谈起对老百姓影响,自然少不了农耕,尤其是南方农业影响较大,因为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明显降雨减少,会持续到明年的春天,而如果南方“秋老虎”持续时间很长,很容易出现夏天、秋天、甚至冬天的持续干旱天气,而此时正直水稻、高粱等作物结实膨大的时期,所以俗话说:“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比喻处暑早下的雨,就像谷仓里存下的米越下越多。但是对于大米的质量容重,又有“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即是如果处暑了还干旱无雨,即便前期结实的大米也难以膨大,大米质量差不丰收。所以“秋老虎”不仅让人炎热难耐,而且会造成南方粮食减产,所以一定加以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