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当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会逐渐回到原位,但是有些事情他会发生改变。比如手机测温,出门戴口罩、进出量体温等等。但是你硬要说测温仪会被淘汰我倒是觉得未必,相反它可能会成为家庭必备的一项工具。我们都需要,只是不知道何时会需要。
测温仪真的准吗?
很多人都在讲说,这个额温枪不准。在全国一起“坐月子”的时光里,我们似乎也习惯了进出都需要量体温的事实。然而到底是量额头、量手腕、量耳朵不一而足。反正大家都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发烧这点愿望是迫切的。
现在各种测温仪使用非常广泛,有市民担心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那么我们先说一下测温仪的工作原理。其实红外线测温仪并不是对人体发射红外线,而是接收我们身体发出的红外线热辐射,所以不会对我们的眼睛和身体造成伤害。
如何正确使用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时,应将红外测温仪对准要测量的物体,并保证测量距离与光斑尺寸之比满足视场要求,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然后按下触发器按钮,在仪器的LCD显示屏上即可读出测量温度数据。
医用人体温度的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耳温计±0.2℃,额温计±0.3℃,筛选仪±0.4℃。如误差超过此范围,则视为不合格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测量仪器均用作人体温度快速测量,由于其测量原理的局限性,其测量数据只可视为参考数据,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数据。但是,疫情的出现常伴有发热症状,人体红外测温仪具有远距离、非接触、多目标等特点,是早期疫情筛查和防控的利器。
手机测温会取代手持式测温仪吗?
当然手机集成这样的功能我也不反对,但是真正想用的时候我也不会用我的手机给别人测温。理由很简单,手机这么私隐的通信工具我不想让他变的工具化。所以即使有这功能也只能临时使用。
疫情之后测温仪怎么办?
红外线人体测温仪是一种适用于在人群中快速对人体表面温度超过某特定温度的人员进行识别的一种工具,例如在检票口、学校、工厂等地发烧的人员进行筛选使用,或用于具有传染性的人群,避免交叉感染。如果要精确知道体温数,最好还是水银温度计。
但是公众聚集区一旦安装了测温仪之后就会成为工作的一部分,就如同当年发生恐怖主义之后,安检门的大行其道并且成为必备设施。我们的传染病防治法经过这次疫情肯定要进行调试,对于整个疫情管控和设备的要求也会逐步更新。多以疫情之后测温仪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家庭确实有必要配置额温枪。虽然水银温度计更准,但是慢。我们通过额温枪能够多次的采检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对于发热 的识别应该是有效的。家里有小宝宝的电子体温计和耳温枪也是需要买的。
总之,疫情之后,我们的生活会改变。我们要去适应到处都是温度检测仪的时代到来。一是为了公众安全,二来是我们对自己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