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的改善以及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心脏病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化。医学技术的发展也不再仅限于望闻问切,可以根据医疗设备对疾病进行诊断,比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造影,都是可以对心脏疾病进行鉴别和确诊。最近几年由于冠脉造影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很多医院都已经开展了这项技术。

心脏造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心脏造影手术的作用 心脏造影有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心房、心室)造影。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还是冠脉造影,冠脉造影就是用一根细如发丝的导管沿着桡动脉(手腕处)或股动脉(大腿处)为入口延行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把造影剂(在X光下显影)注入冠状动脉,这样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就可以显示出来,可以看冠脉有没有狭窄、斑块等,主要还是了解冠脉的内部形态及冠脉内的血流速度。
心脏造影的目的是什么?哪些人需要做心脏造影?
无非就两个目的,一个是明确诊断,另一个是用作治疗手段。
一、明确诊断:1、不明原因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需要按冠心病进行治疗,这种病人精神负担较重,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经常四处就医花费也较大,而真正是冠心病的机会并不高,对此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非常有价值。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3、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要见于扩张性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4、先心病和瓣膜病手术前,年龄>40岁,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的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5、无症状但可疑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二、治疗手段:1、稳定性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工作和生活。2、不稳定性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不缓解,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塞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措施是闭塞血管的再灌注治疗,PCI技术以其成功率高,效果确实可靠已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首选直接冠状动脉造影,进行PCI技术,包括冠状动脉的球囊扩张及支架术。如果无条件开展PCI技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将这种病人转入有条件的医院。4、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实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5、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冠状动脉评价。6、搭桥术后或PTCA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

做心脏造影对身体有害吗?
心脏造影的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很多医院都已经开展了这个项目,而且各年龄段的适应性的都很好,从30-40岁到80-90岁的人群,都是能够适应心脏造影的检查。冠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0.2%-0.9%,主要为心律失常; 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等; 急性心肌梗死;造影剂过敏,上述的并发症绝大多数不会构成严重后果,熟练操作者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心脏造影是一项风险相对小、相对安全、几乎无痛苦的手术。造影剂可能对肾不好的人有影响,做完手术多喝水多排尿也就没事了。医院很多人今天做完,观察24小时后,如果造影结果没有问题就直接可以出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