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湿”,很容易就能联想到水、潮湿这些字眼,是有一定关系的。
湿气从哪里来呢?
首先明确,“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是受环境和季节的影响,如居住环境潮湿、吹了空调、淋了雨等;内湿则是由于经常吃油腻、刺激、生冷食物,消化不好导致脾胃功能运化失调。
怎样判断有湿气?
1. 头昏脑胀,早上起来全身无力、疲劳、没有精神;

2. 舌苔很厚或者发黄、发腻;
3. 大便粘稠、不成形、粘马桶;
4. 刷牙恶心、嗓子里面总有不干净的感觉;
5. 皮肤油腻、身上长痘痘、湿疹或者脚气等;
以上症状,如果你占了1-2种,就要引起注意了,这说明体内有湿气。湿气不除,很容易引发或者恶化疾病。
怎么排除湿气?
1.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赤小豆、冬瓜、扁豆、薏米等。

2.适量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脏腑运化功能。
3.艾叶泡脚,艾属于极阳的药物,泡脚对驱寒有很好的效果,注意同时戒凉。
4.物理疗法,拔罐、艾灸、刮痧,比较常见,有驱寒祛湿的作用。
怎么预防湿气?
1.穿着干爽的衣物、鞋袜,尤其是贴身衣物;床上的被褥床单等也要保持干爽。
2.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可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3.少量多次喝水。
4.室内保持痛风,不要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过久。
5.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
6. 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可以喝一些祛湿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