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由来
秦汉时期,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大门两边悬挂“桃符”的传统。所谓“桃符”,就是用桃木制作的两块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以求驱鬼镇邪。
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开始将含有美好祝愿的句子,写在桃符上,替代降鬼大神的名字。据考证,后蜀皇帝孟昶,于公元964年除夕提在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宋代,民间贴春联的习俗已经非常普遍了。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描绘的就是当年贴春联的盛景。
明代,朱元璋非常喜欢春联。每逢春节,他便要求金陵的大小官员、平民百姓,必须书写春联贴在大门两侧,他则变装出巡,挨家观赏。
到了清代,春联习俗,已经深植在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
贴春联的讲究
上下春联需是单数,五字、七字、九字、十一字均可。
春联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三、四声,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最后一个字,为一、二声,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不可贴反。
先贴上联,再贴下联,然后是横批,最后贴福字。
如果福字是贴在大门上,则不要“倒贴”。
春联的长度宽窄以门框为准,宽度最好与门框宽度相似,长度以超过门框高度一半为佳
春联的内容,并无特定要求,总之都是吉祥话。一般家中有做生意的,贴“财源广进”之类;家中有做官的,贴“步步高升”之类;家中有学子的,贴“金榜题名”之类;家中有老人,则是“福寿绵长”之类。
2020年春节的春联哪一天贴?
各地有各地的春节习俗,有的地方说“二十八,贴花花”,有的地方说“二十九,倒贴酉”,都不一样。豆子这边是三十上午,将去年的春联揭下,换上新的春联。

一般而言,贴春联的时间,集中在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几天。我觉得只要赶在三十晚上之前,把春联贴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