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霜是天冷的表现,立冬是24节气之一,农村俗语“立冬没有霜,春来地光光”说的是立冬天气情况跟来年春季地里种植农作物的关系,立冬还不冷,来年地里不好种植农作物,容易遭虫害、冷冻害等不利影响,农作物不能继续生长,严重的话有可能都死掉,因此在冬季里就要注意做好相关的管理:

一、立冬没有霜,对种植的不利影响
霜是地面的水气因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是天冷的表现,天冷特别低温时,会降霜,早晨户外能看到植物或其他露天放置的物件表面上结有一层像雪一样雪白的覆盖物;一年中,最冷的是冬季,深秋里到了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已相对明显,之后到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一般来说立冬应该比深秋天气更冷、温度低,出现降霜的机率大才比较正常。
1、立冬没有霜,天暖,虫害一直活跃,危害冬春作物
而若是立冬没有霜即不降霜,说明天气还不够冷甚至偏暖和,后续的冬季里天气还可能是这样,虽说天暖点让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快一些,但不利的影响更多,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虫害了,虫害对环境的适应一般是喜暖甚至耐热,但是怕冷冻,一年里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天气暖、凉,容易滋生虫害,多种防治方式不一定消灭完害虫,本该是寒冬天冷的,但却不够冷,没能冷死害虫及虫卵虫蛹,冬季里害虫会危害地里种植的白菜菠菜等各式蔬菜以及小麦粮食作物,到来年开春了,天气转暖和,环境更利于害虫滋生繁殖,还会影响到春季里换茬种植的新作物的生长,作物被咬根茎咬叶被传播病害等,生长变差,甚至停止生长。

2、立冬没有霜,天暖,冬季容易干旱少雨,增加管理
立冬进入冬季本该变冷却不冷,天气暖和,也容易干旱降雨少,不利于冬季农作物的生长,植株因水分不够,利用的养分也少,长得不够枝繁叶茂,抵抗力差,容易遭害虫危害,种植管理上需要耗比较多的水来保湿,而培土等相关农事操作也增加。
3、立冬没有霜,天暖,来年春季播种容易遭冷冻害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若进入冬季天气不够冷,有可能是寒冬来得迟,晚冬、早春才偏冷,这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立春是春季天气转暖的开始,随着立春进入春季,需要种植春季农作物,一地一年种植2季作物的要抓时早点种植,若天气转冷,地温也低,种子难发芽出苗,长小苗出来容易被冻坏,需要补种、迟种,此外,还要花钱买地膜覆盖御寒保暖等等,开支大。

二、立冬没有霜,冬季里要做什么管理?
了解了立冬没有霜可能会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冬季里我们可以加强些管理,让冬季作物更好生长,也让土地环境更利于来年春种需要:
1、注意覆盖遮挡物
立冬没有霜的一般是出现在我国的南方,在种植冬季农作物上也会稍晚些,若是立冬后天气还不够冷,地里种植的马铃薯蒜苗等作物,可以考虑覆盖干稻草等遮挡物,起到保湿防晒等作用,让作物生长更好,顺便也节约用水。
2、加强培土
当然了,若是早已种植的作物,生长到冬季里一般也比较茂盛了,自身茎叶可以遮挡地面,一般不用再覆盖干稻草等遮挡物,但冬季天暖加上有北风,土壤还是容易变干,那我们可以加强培土,用厚土层护着作物根部,可以少浇水。

3、种植农作物的地里坚持防治害虫
冬季天气不够冷,害虫还是出来活动的,出现在杂草乱物多的地方,还出现在地里危害地里种植的蔬菜等作物;不少害虫一般是成虫飞来产幼虫进一步危害作物,防治上要勤除杂草破坏害虫滋生藏身地,坚持挂粘虫板捕抓飞虫,这样可以了解地里遭虫情况,以决定是采取人工抓虫等防治方式还是用药防治;冬季里害虫防治得好,带土影响到来年春种作物也少。
4、冬季休耕的田地清理杂物、深耕暴晒
冬季里虽说可以种植些需要光照少、耐阴的植物,但也不是所有土地都拿来耕种的,有些是秋收后就休耕不种,等到来年春季了再种植;而秋收后地里秸秆、杂草等杂物多,容易成为害虫越冬春季天暖繁殖生长的好地方,加上冬天不够冷,冷不死害虫,那秋收后要安排时间来清理掉地里的秸秆杂草等杂物晒地,可以的话把土壤深翻耕,让有可能藏虫的表层泥土埋到土壤深处灭虫,而比较下面的土壤被耕出来风吹日晒,土壤容易变碎散,来年再次耕地耙地,土层深厚、疏松透气好,利于种植农作物。

总结:农村俗语“立冬没有霜,春来地光光”是农业农事的经验总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冬季本该是天冷的季节,若天气不够冷,容易有虫害干旱等影响到来年春种,冬季里做好培土、休耕晒土等相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