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天气热也就算了,这些可恶的蚊子比热还烦人,除了在耳边嗡嗡的乱叫,还喝血,你喝血你就喝,被叮咬以后还会长痒痒的疙瘩,如果有病毒还会注射到人的体内。
为什么只有母蚊子吸血?
蚊子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只要蚊子饿了,都会去吸。但是吸血的只有母蚊子,而公蚊子多以花蜜和植物的汁液为生,比如茎、叶、果子的汁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蚊子的口器不足以刺破皮肤。母蚊子吸血也是迫不得已,简单的说是为了产卵繁殖后代,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蚊子只有吸血后为卵巢提供营养和能量,才能更好的发育成熟,血液对于母蚊子来说真是大补啊。其实母蚊子不吸血也是能存活的,只是不能产卵或者产出的卵不能存活。

为什么要注射毒液呢?
其实并不是注射毒液,它本身是没有毒,这种毒液是在吸血过程中携带的,蚊子能够吸血是因为有独特的口器,其口器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结构,由上内唇(上唇咽)、舌各 1 个,上、下颚各 1 对,共同组成细长的针状结构,包藏在鞘状下唇之内。看这复杂的结构,每个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蚊子通过两只触角来感知猎物大致位置,飞到附近时,在通过人们发出的二氧化碳和热量锁定目标,寻找机会开始叮人,蚊子在切割前会注射具有麻醉作用的唾液,所以大多在叮咬的时候没有感觉,它们利用两对下颚的锯齿来切割皮肤表面,上颚的尖头在皮肤下面探测血管的位置,准确找到血管以后再用上唇刺入皮肤,开始吸食血液,下唇停留在皮肤表面,起到保护作用,病毒也就是在这时传播到人体内。

都会引起哪些疾病?
据统计,每年因为蚊虫叮咬死亡人数多达百万,也是致死人数最多的一种动物。
1、疟疾
大约七十万人死于疟疾,疟疾是非洲地区最流行的疾病,导致人类死亡的大概有五种疟疾,其中最致命的是恶性疾原虫,最初症状多表现为发烧、头痛等。
2、黄热病
大约五万人死于黄热病,黄热病多见于非洲和南美洲地区,死亡率也不低,前期感染者多表现为发热、黄疸、头痛、轻度蛋白尿等,如果治愈不及时,1天左右就会死亡。
3、登革热
三万多人死于登革热,作为蚊媒传播疾病之一的登革热,起初该病仅在菲律宾和泰国发现,现如今传播较快,重症登革热遍布亚洲和拉丁美洲、非洲等地,近些年来世界卫生组织非常重视,因为登革热发病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感染这种病毒治愈后可以终身免疫。

除此之外还会被传染其他疾病如日本脑炎、寨卡、基孔肯雅热等疾病。
所以预防蚊虫叮咬至关重要,比如出门前穿长衣长裤,身上喷上花露水,贴上驱蚊贴,在家点上蚊香,或者喷些驱蚊剂等防止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