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标准需要修改吗

更新于:2021-11-07 17:29:51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新冠肺炎目前的出院标准是否要求过低?可以做什么样的修改?“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这并非公开发表的数据,而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旃医生公布的他们还没有公开

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新冠肺炎目前的出院标准是否要求过低?可以做什么样的修改?

“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这并非公开发表的数据,而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旃医生公布的他们还没有公开发表的一项研究的结果。

根据公开消息,张旃医生于2月24日在“武大人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微信公号上发文做了基本介绍:

这位医生的这段文字表述有点不大容易懂,大致意思是说:

(由于发现出院患者病毒核酸检查“复阳”现象),我们对符合国家诊疗指南出院标准的18位本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延迟出院”继续进行病毒核酸检查的观察性研究。

所有接受观察的18人,在完成出院前两次核酸检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另外3次咽拭子核酸检测,每个人总检查次数达到5次。

结果,18人中有13人在第3次检查时核酸呈阳性,其他5人呈阴性。

第3次检查结果为阴性的5人,全部5次检查均呈阴性而踏实出院。

为了进一步研究,将观察对象增加了26人到总共44人,其中有26人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即扩围进去的26人中又有13人第3次检查为阳性)。

最终结果,44例符合国家指南规定的出院标准的患者接受了另外3次核酸检测,其中26人在第3次检测中呈阳性。

也就是说,如果这44人按照现行出院标准出院,其中有59%(26人)会被检测出“复阳”。

由于这项“研究”还没有公开发表,而且样本数只有44例,还不足以给出结论。

但是,如果这个结伦能获得更大样本组研究的支持,的确可以说明,目前执行的出院标准存在问题,应该考虑制定并执行更严格的标准。

武大中南医院发表过类似结果

一直以来,全国多地多次报道过出院患者核酸检查“复阳”的问题。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于2月27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已经发表过一项小型观察结果。

他们对本院的4位医护人员(1人住院,3人居家隔离)在达到国家指南出院或结束隔离标准后,对于是否可以复工进行了进一步病毒核酸检查评估。

当时执行的出院或结束隔离标准是:

4人分别在“出院”后4到5天再次接受病毒核酸洁厕,结果4人检测均呈阳性,即所谓“复阳”率高达100%。

“复阳”是怎么回事?

2020年3月3日发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来自新加坡的一项研究或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虽然仅包含18个病例,但是这项研究要精致得多。

这项研究中,通过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获得的病毒脱落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12天(范围1-24),并且有83%(15例)患者鼻咽中检测到病毒的时间持续7天或更长。

至于患者鼻咽样本中病毒载量的变化,在症状发作后的头几天内会达到峰值,然后下降。

关键的发现是,在症状出现后24天内都有可能在鼻咽部检测到病毒,而进入这个时期末段,鼻咽拭子病毒的阳性呈间歇性。

也就是说,到病程后期,病人间歇性排毒,应该是我们所说的出院患者病毒核酸“复阳”的真正原因。

因此,“复阳”这个说法似乎并不准确。

因为,这些可以检测出“复阳”的患者原本就能没有真正转阴。

因而,部分出院患者的所谓“复阳”也不是再次感染,不需要太担心。

至于,间歇性排毒会不会有传染性?理论上的确存在这种风险。

但是,由于这些病人分泌物病毒载量低,传染风险即使有也很低。

使用皮质激素,或者是出院患者“复阳”率高的一个原因

不过,新加坡这项研究中特别强调了应该避免使用皮质激素,理由是先前流感研究中发现,重症患者使用激素会增加死亡率。

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138例主演病人的研究中有超过44%病人接受了激素治疗。

而我们知道,皮质激素是一种强力免疫抑制剂。

目前并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对付病毒依赖的完全是患者的免疫反应。

使用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抑制身体的免疫反应,大大减弱身体对抗病毒的能力,将病毒从体内清除的时间自然会延长。

出院标准需要修改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在3月4日刚好做出修订,其中“出院标准”并没有作出原则性修改,仅仅将第4条中的“呼吸道病原”修改成了“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并没有增加检测次数。

至于出院标准需不需要修改呢?

这是相关医疗专家组的事情。

只要各个监测点严格出院后继续隔离管理,我们并不需要担心会在人群中继续造成病毒传播的问题,因而,目前的出院标准修改不修改并不是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