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宜雨不宜晴”的说法有何含义

更新于:2021-11-11 21:16:18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马上就快到了。冬至那天的习俗是吃羊肉、吃饺子,人们活动范围也比较大,因为要外出买羊肉、买馅料等,所以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冬至的天气。并且,人们关心冬至那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马上就快到了。冬至那天的习俗是吃羊肉、吃饺子,人们活动范围也比较大,因为要外出买羊肉、买馅料等,所以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冬至的天气。并且,人们关心冬至那天的天气,不仅仅是关系到当天天气情况,还关系到未来的过年天气呢!农村老人常说道:“冬至宜雨不宜晴”,为什么呢?

冬至宜雨不宜晴”的说法,是何来历?

我国广大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冬至有雨过年晴”和“冬至天晴过年雨”的说法。这种说法具有普遍性,在我足迹踏遍的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上,很多地方都能听到这种说法,意思都一样,只是可能说法稍有不同而已。比如这句话“冬至下雨不用愁,过年给你好气候!”。

至于这句话的来历,我查遍了相关资料,没有准确的说法。但是个人感觉这句话来源于中原地带的可能性极大。第一,中原地带是文化起源之地;第二,中原地带是人类文明发源之地;第三,中原地带是粮农作物原生之地。在古人农耕为本,注重天气的情况下,有关天气的每一天他们都很重视,并且记录,一年年一天天的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有些经验,直至今天仍具重要的意义,并且准确率令人惊叹!当然,对于现代意义来说得另当别论,因为现代社会是科技社会。

“冬至宜雨不宜晴”的说法,有何含义?

古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得到生产、生活中各种经验,关于天气的就很多。这句“冬至宜雨不宜晴”说的什么意思,有何意义?它是本意是说,冬至这天最好是下雨,不要天晴的状况出现。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说,有什么深意吗?这就是提到前面说的古人生产生活经验,他们通过很多年的观察总结,每当冬至这天晴朗时,过年就会下雨;每当冬至这天下雨时,过年就会天晴。可能在长期观察中大致是准确的,于是便被流传开来。

这句话在各地有着不同的版本,比如湖北说“晴冬至,年必雨”;安徽说“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山东说“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虽然说法众多,但都指向冬至与过年时天气的相反性。即冬至下雨,过年必天晴;冬至天晴,过年必下雨。而过年是从古至今男女老少都很重视的,都希望过年那天能天晴,人们都可以尽情玩耍,过年玩个够。如果天气下雨的话,那是诸多不便的。因此,才有“冬至宜雨不宜晴”之说,担心冬至天晴带来过年下雨。

“冬至宜雨不宜晴”的说法,是否准确?

这,恐怕现代百姓没有几人做过统计。但是各地的很多气象部门曾做过统计,据说有一定的准确性,但不是百分之百,有冬至下雨过年下雨的,有冬至天晴过年天晴的,但大体是冬至下雨过年晴的。不过,近些年过年天晴的情况越来越多。无论冬至那天是什么情况,但是新年第一天的晴天日子是越来越多。不知道这是不是天气异常的原因?或是地球变暖的原因?总之一句话,感觉这句话在现代环境中,准确率是越来越低了。

我们老家贵州遵义过年的习俗是,正月初一吃早饭后,要去山上给祖坟拜年,就是带着香、纸、烛去给祖坟烧纸、点烛、燃香、放鞭炮,告知逝去的老人,新一年又开始了,后人们一直记着他们的恩情,一直祭奠他们。在我印象中,这些年的正月初一是晴多雨少,但冬至却是有雨有晴的。这说明,第一,古时的老话不一定适合于当今,第二,古时老话自身的准确性也不一定准确率高。很多时候,我们可把它当作文化的一种传承,一种话题,但不别在准确率上当真。

总结:老人常说的“冬至宜雨不宜晴”,是古时老人们的生产、生活之总结,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传承意义,主要就是想通过冬至天气情况来预测过年时的天气,让大家在一年一次的重要节日中做好准备,从容过年,愉愉快快度过传统佳节。但是对天气预防的准确率来说,大家只能作参考,不别太在意其准确性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