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监管小学生戴口罩

更新于:2021-11-12 12:49:08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马上开学了,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能坚持戴口罩,家长和老师肯定都要想办法,作为一个老师,我想说以下几点:一、认清目前疫情严峻形势,继续做好防护对于目前的疫情,我们国家

马上开学了,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能坚持戴口罩,家长和老师肯定都要想办法,作为一个老师,我想说以下几点:

一、认清目前疫情严峻形势,继续做好防护

对于目前的疫情,我们国家虽然得到了有效的防控,但国外疫情却非常严重截止到今天已经超过一百二十万的感染者。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外留学、工作、经商的人很多,世界疫情严重,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最近由于疫情的原因,国外的华人纷纷跑向国内,给我们国内疫情防控增加了很大压力。截止到昨天,已经发现无症状感染者1047人,其中境外输入951人。这是极大的安全隐患,给我们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学生老师,不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而且在行动上更要要自觉遵守防控要求,做好防护工作。

二、开学后戴口罩是有具体要求的

前不久,教育部委托编写和发布《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在《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教育部专门作了一个名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相关人员佩戴口罩指引》。在这一《指引》中,针对什么地方该戴口罩、什么地方可不戴口罩,作出了指引。

根据这一指南的建议,仅2个场景,可选择不戴口罩,也可选择戴普通口罩。这2个场景分别是:1.居家室内活动人员;2.在户外空旷场地或场所活动的学生和教职工。这2个场景,被《指南》定义为低风险区。而对于回到教室上课的师生来说,是属于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求必须戴口罩。

三、如何监管小学生戴口罩

1、思想上老师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成效越来越好,各地的应急响应等级逐渐降低,国家也经过严格评估了风险,各地也确定了开学时间,疫情安全应该是可控的,如果我们在户外空旷场地和场所活动,和他人又保持足够远的安全距离,不戴口罩,相信也是可以的。但生命是无价的,疫情也是严酷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国家仍然要求开学后学生和老师戴口罩,这也是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作为老师或家长在思想意识上,应该理解支持,克服困难,共同做好学生戴口罩的防护工作。

2、家长学生共同向学生灌输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家长朋友可以在家通过新闻联播,或者政府防控要求,事先向小孩灌输防控相关知识。老师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或者纪录片等向学生灌输防疫知识,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明白防护的重要性,家长朋友和科任老师也一定要以身作则,坚持在出入公共场合戴口罩,避免感染的风险,平时做到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在课堂上必须要强制他们戴好口罩,不要对着别人打喷嚏,饭前便后要洗手。

3、特殊情况就更要戴口罩

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还有感冒发烧咳嗽的病人,这些情况下都是需要通过戴口罩来阻隔细菌病毒的,这些情况也就更需要而且也应该给孩子戴口罩。如果小孩本身患有感冒、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疾病,戴口罩本就可以防止病菌的进一步传播。

4、课间可以摘下,休息片刻

戴口罩虽然能预防细菌病毒的侵害,但同时也会增加气流阻力,使“吸气”和“呼气”困难许多,小学生就更是如此。因此,建议家长或老师要求给孩子戴口罩时,确实也应该注意不要戴太长时间,顶多一节课,课下可以摘下休息休息。

5、教孩子正确佩戴口罩

上课期间因疫情防控需要给孩子戴口罩时,还应该注意佩戴方法。戴口罩时要看好反正,不能里外不分,因为里面和孩子的鼻、嘴接触,外面和外界接触,里外不分,会增加细菌、病毒的感染机会;戴上口罩后不要把鼻子露在外面,这样也会增加感染细菌、病毒的机会;口罩在不戴时,不要还挂在脖子上,要及时摘下来,放入干净的小纸袋或小布口袋里;放时,把接触嘴的一面叠在里面,这样在下次使用时就容易识别正反。 此外,口罩要注意经常清洗,一般外出使用后用开水烫后清洗即可,如和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人接触过,要将口罩煮沸消毒,放口罩用的小口袋或布口袋要经常换洗。一般一次性口罩每半天需要更换。

6、教会孩子的不仅仅是戴口罩

对于冠状病毒的感染主要还是通过飞沫的感染,当然还有密切接触的感染。我们要和学生讲清楚道理。让他们在公共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非常重要。当前也不要参加群众集会,不要聚餐。不要去人群比较多的地方,戴口罩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预防措施。 只要我们避免了这两条,我们就能够保持这个疾病不能够传染,不会传染给更多的人,就不会出现第二波甚至第三波。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强调的,社交场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参加集会、不要聚餐是当前我们需要重视的。 在互相问候时,应避免包括握手在内的身体接触;当互相问候或聊天时,互相之间保持一米距离。这些也是应该和学生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