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

更新于:2021-12-16 12:34:54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用于治疗脾虚水湿内停证白术为补气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等功能,苍术为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等功能,因此,白术和苍术一起配伍使用可以治疗因湿阻中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用于治疗脾虚水湿内停证

白术为补气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等功能,苍术为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等功能,因此,白术和苍术一起配伍使用可以治疗因湿阻中焦,脾虚水湿内停病因引起的病症如因脾虚水湿内停引发的腹泻、拉肚子、痰饮、水肿、妇女带下等症。如治疗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时,与健脾燥湿止带之品配伍,如《傅青主女科》里面的完带汤,就用白术和苍术、山药等配伍同用。

白术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术”。在冬季采收,气清香,香气浓,味甜微辛。

白术

白术药材

主要性能: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临床应用

用于脾气虚证白术尤其善于补气健脾,对于脾虚气弱如气短神疲、食少便溏者,常与补脾益气之品配伍,如《和剂局方》四君子汤,白术与人参、茯苓等药同用,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若治疗脾虚湿滞,气机不畅见神疲肢乏、脘腹胀满,则常配伍益气健脾、燥湿行气之人参、茯苓、砂仁等,如香砂六君子汤用于脾胃虚寒,腹满泄泻,常与健脾温中之品配伍如《伤寒论》的理中汤,用白术与人参、干姜等同用;若见脾虚食积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与行气消积之枳实配伍如《内外伤辨惑论》里面的枳术丸。此外,白术还可用于脾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及气血两虚等症,常与黄芪、人参等配伍使用。用于脾虚水湿内停证白术既能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对脾虚水湿内停导致的痰饮、水肿、带下等症,有标本兼治之效治疗脾虚水肿、痰饮内停者宜与温阳化饮之品配伍,如《金匮要略》里面的苓桂术甘汤,其与桂枝、茯苓等药同用治疗脾虚水肿,宜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如《金匮要略》里面的防己黄芪汤,其与黄芪、防己、茯苓等同用。用于气虚自汗证白术能补脾益卫,固表止汗,对于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与黄芪同用,多用于增强黄芪益卫固表之功。如《丹溪心法》玉屏风散,与黄芪、防风同用,主治表卫不固,自汗而易感风邪者。用于脾虚胎动不安白术功能补脾益气以安胎,用于脾虚胎动不安,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兼内热者,可配伍清热安胎之黄芩、苎麻根兼气滞者,可配伍理气安胎之砂仁、紫苏梗兼肾虚者,可与补肾安胎之桑寄生、菟丝子、杜仲同用对脾虚运化失调,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可与人参、砂仁、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对脾虚妊娠水肿,可与茯苓、大腹皮等健脾利水之品配伍

苍术为燥湿第一要药

中草药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江苏、湖北、内蒙古等地。春、秋二季采挖。茅苍术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北苍术香气较淡,味辛、苦。

北苍术

苍术药材

主要性能: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

临床应用

用于湿阻中焦证苍术辛香苦温,能燥湿浊,健脾胃,促脾运化,为苦温燥湿的代表性药物主治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导致的脘腹胀满、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常与燥湿和中行气之药配伍,如《和剂局方》里面的平胃散,用苍术与厚朴、陈皮配伍;若脾虚湿聚,水湿内停导致的痰饮或外溢肌肤之水肿,则配伍利水渗湿药,如《证治准绳》胃苓汤,苍术与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等同用。用于痹症。苍术辛散祛风,苦温燥湿,治疗风湿痹痛,以湿盛者尤其适宜多与祛风湿药配伍,如《类证治裁》薏苡仁汤,苍术与薏苡仁、独活同用;若治湿热痹痛则配伍清热泻火之药,如《普济本事方》白虎加苍术汤,用苍术与石膏、知母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之痿证,常配伍清热燥湿之品,如《丹溪心法》二妙散,用苍术与黄柏同用。用于风寒表证。苍术辛散温燥,长于胜湿,又兼发汗解表以风寒表证夹湿者最为适宜。常与发散风寒之品配伍,如《和剂局方》神术散,用苍术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

综上所述,白术为补脾脏第一要药,苍术为化湿药里面的燥湿第一要药,白术补脾气功能强于苍术,苍术燥湿功能强于白术。若单是脾虚用白术,若以湿邪为主,用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