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如何排出人体的

更新于:2022-01-16 21:42:30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乔老师关于“多喝水降尿酸”的观点可能与其它老师有些差异。 多喝水可以暂时性降低血尿酸值,但是没法帮助降低尿酸总量;多喝水的主要目的是加快肾脏已滤出尿酸排出体外的速度,

乔老师关于“多喝水降尿酸”的观点可能与其它老师有些差异。

多喝水可以暂时性降低血尿酸值,但是没法帮助降低尿酸总量;多喝水的主要目的是加快肾脏已滤出尿酸排出体外的速度,防止尿酸盐沉积于泌尿系统、形成结石,但不能增加人体排泄尿酸的量。

多喝水增加血容量,可“即时性”降低血尿酸水平

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显示,正常人体内尿酸池的尿酸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约750mg,排出500~1000mg,约2/3经尿排泄,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尿酸氧化酶分解。

在许多流行病学研究中,男性的血尿酸盐浓度上限定为7mg/dl,女性定为6mg/dl,故男性血尿酸浓度> 7mg/dl(420μmol/L)、女性> 6mg/dl(360μmol/L)即定义为相对性高尿酸血症。而绝对性高尿酸血症指不分年龄、性别,血尿酸> 7mg/dl,此时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肾损害的发生风险增加。

所以正常人的血尿酸值是指的一个浓度——单位血液中尿酸的含量,由血液总量与血液中溶解的尿酸量共同决定。

所以,当人大量喝水时,一部分水是会吸收、进入到血液循环中,使血容量增加,血液就得到了稀释,血尿酸浓度也会一定程度下降;前面提到过血尿酸浓度越大,尿酸盐沉积得越快,所以血尿酸浓度下降一点,尿酸盐沉积的速度也会变慢一些。

同样的,高血脂病人也符合这种情况,多喝水以后,血脂浓度也会下降,病人就不容易发生血栓或栓塞性疾病。

但是,这种良性状态会随着你“有目的性”的补水停止而停止,比如睡觉时。并且在血尿酸浓度这个讨论领域中,多喝水算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血液中尿酸浓度降了(标,表象),血液中尿酸总量过多却没有改变(本质)。

尿酸是如何排出人体的?

经常会网友会问,狮子、老虎、豹子、狼这些只吃肉的动物从没听说会痛风,怎么人就会得痛风?

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禽类体内有尿酸酶可将尿酸分解成尿囊素,进一步再分解为NH3、CO2和H2O。但人和猿类体内缺乏尿酸酶,因此人体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直接排出体外。

肾脏在排泄尿酸的过程中,涉及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分泌以及肾小管分泌后的重吸收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除小部分与蛋白结合的尿酸外,其余的尿酸几乎可以完全自由滤过肾小球。 ②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尿酸几乎全部(98%以上)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前重吸收),当脱水、尿崩症等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时尿酸重吸收增多,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患时,肾血流量增多,尿酸重吸收减少,但分泌也同时减少。 ③近端肾小管远端部分的分泌:被重吸收的尿酸(大约占滤过量的50%以上)被肾小管分泌到尿液中,而且分泌的尿酸占尿中排出尿酸的绝大部分,酮酸、乳酸等有机酸也在此部位分泌,因此当其体内浓度升高时可以抑制尿酸的排泌。 ④肾小管分泌后的重吸收:被分泌后的尿酸可以被重吸收(占滤过量的40%~45%),最后排出的尿酸只占总滤过量的6%~10%。

人体的尿酸小部分通过分解代谢而被破坏。有两种途径:

①白细胞内的过氧化酶将尿酸降解为尿囊素和二氧化碳; ②分泌入肠道的尿酸被细菌分解。后者远较前者多,每天产生的尿酸1/3在肠道被分解排出。痛风患者在肠道分解排出的尿酸量会有所增加,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者。

多喝水加快了尿酸排出体外的速度,为何却不能增加尿酸排泄的量?

上一部分讲解了尿酸排泄的途径,简单说有两种:

由肠道中的细菌分解,多喝水不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种类与数量,所以肠道排泄尿酸的效率不会有变化;肾脏过滤血液中尿酸,重吸收身体所需、必要的一部分,多余的留在肾脏,靠尿液这个运输工具,带走尿酸。

在尿酸值处于正常范围时,偶尔嘌呤摄入波动导致尿酸水平波动,肾脏努努力可以让血尿酸恢复正常。

但是,现在讨论的是尿酸高的群体!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80%~90%有尿酸排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