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决明子泡水喝一定要炒熟吗?生的泡水喝有无副作用?
决明子泡水喝一定要炒熟(炮制)。因为:决明子滑肠作用稍强,炒后可减缓滑肠作用,且质较松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份。
方法: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
有记录在查的副作用(熟)为:
在营养完全的食物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决明子,随药物比例增加而使大鼠体重降低。
临床使用本品口服降血脂,服药后有9%的病例,初期有腹胀、腹泻和恶心,但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继续服药。
长期饮用决明子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使子宫内膜不正常。另外它毕竟是一种泻药,长期吃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决明子泡水喝要炒黄吗?
病情分析:决明子泡水喝一定要炒熟(炮制)。因为:决明子滑肠作用稍强,炒后可减缓滑肠作用,且质较松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份。决明子泡水时是否要炒熟?
line决明子泡水时,基本上都是需用炒决明子(以减轻寒凉之性)。如果您用药店买来的直接泡水喝,头会疼,那么,如果使用生决明子,头痛恐怕会更加强烈。
意见建议:决明子泡水来降血压的方法,并不是通用的。如果属于虚寒、阳虚一类体质,肯定是不合适使用的。未必能够降压,但肯定会带来其他问题。您显然就属于不太适合使用决明子泡水喝的体质可以考虑使用杜仲泡水,较为安全。
决明子泡水时,需用炒熟的决明子吗?
一般炒熟了泡茶的比较多 ,药店买来后用平锅炒一下, 刚有点香气的时候就马上出锅 ,然后放在干燥的器皿里, 每次拿出一点泡水喝 .
经过烘焙后的决明子,一粒粒样子非常奇特的小豆,是菱形的,完全非常规,坚硬无比,并有咖啡的香味。刚冲出来呈淡淡的黄色,多泡一段时间以后就呈现淡咖啡一样的棕色。而且很耐冲泡,经过多次加水之后仍然保持均匀的棕黄色。喝起来微苦微香,有淡淡的中药味,不过不影响口感。冲泡一段时间以后,决明子就被泡开,有点象煮过的绿豆。所以有俗称“狗绿豆”
决明子性苦,微寒,清肝、明目、通便。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促使子宫收缩。 含有大黄素、大黄酸等成分,因而有通便的作用。该作用便被一些文章夸大为有减肥功效,平小腹、排毒什么的。实际过度用决明子通便也会产生依赖性,不能长期使用。 其次对于视力下降、视线模糊、目赤干涩有一定效果。因此,被称做电脑茶,适合电脑一族的视力保健。
喝决明子茶一定要先炒决明子吗?直接用开水泡着喝不行吗?
决明子,甘苦咸平,入肝经,除风热,治一切目疾,故有决明之名。又曰益精。...捣碎煎...。
“肝开窍於目”,所以眼睛的症状与肝有关。而决明子“治目疾”的功效在於能清肝火,平头风。另外,在中医的用药中,凡“子”类,因富含油质,故有润下的功用。
在本草备要中,并没提到要炒用,仅是提到“捣碎煎”。在中医传统炮制观念中,药物若炒过,可以减少期对於脾胃的副作用,而从现代药理研究中,决明子若经炒过,可将其中泻下的成分破坏,并保留平肝疏风功能。
因此,若是要将决明子当健康食品的话,最好是炒过再使用;但是,若平时有便秘的情况的话,不妨生用即可。
决明子性甘、苦,微寒。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介绍决明子的几种冲泡方法和功效:
(一) 决明子茶
材料:决明子500克
调制:1、事先将决明子放入锅中,以火炒黄,并放入瓶中保存。
2、取20克决明子,放入杯中,以滚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保护视神经,能减轻视力模糊症状,防治青光眼与白内障。
(二)决明子菊花茶
材料:决明子20克,菊花12克,乌龙茶6克。
调制:1、将决明子和菊花洗净,与茶叶一同放入杯中。
2、加入沸水,焖约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有效帮助降低血脂,改善习惯性便秘,降血压。
(三)决明子麦芽茶
材料:决明子15克,麦芽25克,山楂25克,茶叶8克,荷叶8克。
调制:1、将决明子、山楂与麦芽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约20分钟。
2、加入茶叶、荷叶后,再煮片刻。
3、滤出渣滓,并将茶汁倒出。
4、茶汁加适量水再煮,直至煮沸,稍凉便可饮用。
功效:能有效地降低血脂。
(四)决明子枸杞茶
材料:枸杞子12克,决明子10克,绿茶8克。
调制:1、将枸杞和决明子洗干净后连同茶叶一同放入杯中。
2、冲入沸水,焖约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降低血脂、滋补肾脏的作用。
我在超市买的决明子,是要拿回家先炒熟了才能泡水喝吗?
因为决明子大寒,含有大黄素,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如果直接用生的泡茶,很容易拉肚纸。而炒过了则减缓通便的作用,防止发生腹泻,而且炒后的决明子,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释出。,决明子最大的功效在于可以降血脂,你看看许多降脂茶成分里都有决明子。决明子用白开水泡,可能有人会觉的有一股涩味,其实每天沏茶的时候,放10粒左右到茶中,也就够一天喝的了,长期喝下去,可明显将血脂,对身体也不会有什么其他损害。
、决明子性寒,即使炒过了,量也要适量,一次5-10g足够,不宜多。
2、尤其是再加上柠檬之类的寒性食材泡茶,更要慎重。
以下人群要少喝或不喝:
1、拉肚子、BB溏泄;
2、血压低、气血不足;
cycle)月经周期,月经在医学上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