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什么时候发明出来
在美国医学院的必修课中,萨尔·克鲁格曼(Saul Krugman)这个名字至少会出现两次:一次作为乙肝病毒的发现者和乙肝疫苗的发明者,在病毒学或流行病学课上被追思缅怀;另一次,则是作为有争议的医学实验的主要负责人,在医学伦理课上被激烈讨论。
萨尔·克鲁格曼1911年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父母是“十月革命”前后涌入美国的俄国移民。因为家境贫寒,克鲁格曼的求学之路相当曲折,直到1939年才在弗吉尼亚医学院拿到医学学位。1941年,克鲁格曼加入空军,成为南太平洋战区的一名随机外科医生,直到1946年2月才回到纽约。从贝尔维尤医院一名不拿薪水的实习医生做起,到1960年,因为出众的业务水平,他已经成为这家医院的儿科主任,并担任纽约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和系主任。
为萨尔·克鲁格曼带来最大荣誉和最大争议的,是他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系列与传染病有关的工作。建成于30年代的杨柳溪州立学院是一所专门收容精神病人的精神病院。由于经费削减、收容者众多、管理不善,这里的条件极其恶劣,成为麻疹和肝炎等众多恶性传染病的渊薮。时任议员的罗伯特·肯尼迪在一次演讲中,曾将这里比成“蛇窟”。
为了解决杨柳溪州立学院传染病泛滥的问题,院方找到萨尔·克鲁格曼和他的好朋友罗伯特·瓦尔德(Robert Ward)。之后不久,琼·吉列思(Joan Giles)也加入这一队伍。在进行了细心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后,萨尔·克鲁格曼和他的同事发现,新入院的精神病人一入院,很快就会感染上肝炎,除非是此前就已经感染过。而且,虽然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肝病,事实上,它们却是由两种不同的病毒所引起。以前人们以为的“复发”,其实是再次感染了不同的病毒。克鲁格曼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1967年5月的《美国医学联合会杂志》上,这就是病毒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传染性肝炎:两种临床上、流行病学上和免疫学上都截然不同的感染》。
萨尔·克鲁格曼继续寻找可能治疗或预防这两种不同肝炎,尤其是潜伏期更长、长期预后不佳的后一种肝炎——今天我们所称的乙型肝炎——的方法。在一次试验中,萨尔·克鲁格曼将乙肝病人的血清用10倍的水稀释,在98摄氏度下加热1分钟,结果他惊奇地发现,血清中的病毒被杀死了,但抗原似乎还有活性。他因此猜想,将这种血清制品注射到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体内,或许可以起到免疫作用。
他在杨柳溪州立学院开始了大规模人体试验。主要的试验对象,是院中和新入院的患有精神病的儿童。在试验中,克鲁格曼及其同事给29名儿童注射了用上述办法灭活的带病毒血清,然后加以观察。证据显示,这些血清中的乙肝病毒并没有全部被杀死,因为一部分试验对象因此感染上了乙肝病毒。而在那些没有感染的儿童中,为了测试注射灭活血清是否能产生免疫以及免疫效果如何,克鲁格曼又给他们注射了完全没有加热灭活的乙肝病人血清。结果显示,59%的试验对象获得了完全的免疫。
1971年7月,萨尔·克鲁格曼将这一试验结果正式发表。以感染者血清制备疫苗的方法此后被进一步完善,并从小规模实验室制备走向商业化生产。1981年,第一种经过FDA许可的血清乙肝疫苗在美国上市,数以千万人因此而不再被乙肝病毒所威胁。
然而,以精神不健全的儿童为试验对象、并给其注射明知可能导致传染的含病毒血清的做法,也给萨尔·克鲁格曼招来许多批评。而后,又有人调查出,尽管克鲁格曼与这些儿童的家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告知试验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家长被告知,如果不参加人体试验,他们的孩子就不能在精神病院中继续住下去。尽管没有证据显示克鲁格曼授意这样去做,作为试验负责人,他无疑要为这些有悖医学伦理的做法承担责任。
1995年10月26日,萨尔·克鲁格曼因脑血栓在佛罗里达州去世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刚出生的孩子接种乙肝疫苗的
1992年,中国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要求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是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家长支付。2002年,乙肝疫苗被正式纳入计划免疫,疫苗免费,但家长仍需支付少量接种费。决定性时刻出现在2005年3月24日,颁布了第434号国务院令...
疫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结构艺术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21]
疫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才是真疫苗
line属于正常反应,不用紧张,如果硬肿较大的话,完全消退可能要1个月左右,不需特别处理,但要注意保护,小孩可能会抓挠,天热要注意皮肤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