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如果变成了黄色怎么办?
市民问:我的健康码是黄码,代表了什么?
第一、健康状况异常人员,如有发热、气促、呼吸道症状者;
第二、外地返回人员,需要居家隔离14天者,重点疫区人员返回除外;
第三、其他需要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
如果市民申请健康码时,“您是否正处于居家隔离中?”以及“您当前的健康状态是否有异常”两个问题填写错误,则会生成黄码。这种情况下,可以修改错误信息,信息更正后,黄码将变为绿码。信息每日仅可修改一次,所以请务必谨慎填写,避免再次操作失误。
市民在申请健康码填写答案时已做承诺如实填报,信息填报后将进行后台核验,一旦发现谎报瞒报等情况,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健康码变黄小知识:
没事的,冷静;
单线向居委会或街道报备、向公司报备;
带上身份证去最近的医院;
到医院出示黄码可直接检测;
在医院等结果(一般6个小时出结果,在当天内可以查看到检测结果)。
其他注意点:
健康码变成黄色不代表你是密切接触者或者已经感染,只能表示你曾经去过了风险区,所以不用担心;
联系不到街道或居委,可以找物业、房东咨询,或者拨打市民热线查找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
如果有群也不要在群里面说,以免引起民众不必要的恐慌;
如果在第二天上班之前不能出结果的话,记得跟疫情区域发生以来你接触过的人报备一下(因为他们有可能需要向公司报备),出结果后也及时通知对方,自己公司的领导或者是管这一块的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知会他们;
有的医院只做本区的黄码核酸检测,所以建议您去最近的医院或者是问居委会、街道办去哪里检测比较迅速有效;
有的核酸检测是安排在医院,所以有排队的可能性。但是直接向医院的工作人员(包括医院的保安、志愿者等)出示黄码,就可以直接检测,无需排队;
解除规则:
在重点场所活动日期之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系统解除黄码,转为绿码。如无核酸检测结果,赋黄码满14天且无特殊情况的,系统自动解除黄码,转为绿码。
5月28日人民日报发布了#粤式点心天团为广州加油#系列加油助威图,希望广州疫情快速度过风险区,万千居民早日恢复往常悠闲喝早茶的热闹生活。
哪里也没去过为什么健康码是黄色的
这有可能你是“时空伴随者”。14天内,虽然身体上没有接触,但与确诊患者发生时空伴随,健康码也会变黄码。
如果你的手机上收到有关“时空伴随者”的提示或者因此健康码变色了,要向社区报备,并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并且要居家。
拓展资料
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
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健康码的推出,旨在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
涵盖范围
标准涵盖了亲属绑定等更贴近实际生活应用的功能,为老人和儿童解决了防疫信息上报及出行等问题。
健康码的应用涵盖了社区管理、企业复工、交通出行、学校开学、买药登记、超市商场等使用场景,可以协助社区、企业、学校等做好防疫管理及疫情控制等重点工作。
在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中,健康码可以实现高效率的人员流动管理,在办公楼、商场、地铁、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点提高过检效率,避免过多的人员接触和聚集。
功能特点
“健康码”分为三种:绿码可以直接进入杭州,红码集中隔离14天,黄码隔离7天以内。
健康码系统已经形成一套标准,可根据不同地区需求,结合各地疫情防控需要快速推出。
为推动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在不改变地方现有“健康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共享,在本地“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互认功能。
第二种是各地“健康码”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健康码”互认。
第三种是未建设本地“健康码”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
通过健康码实现了一码就医、预约挂号、一键急救、心理援助、健康证明、健康档案等多个健康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