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冠会通过气溶胶传播

更新于:2022-06-30 18:31:51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有哪些特性?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有哪些区别?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的传播距离能有多远?

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有哪些特性?

气溶胶传播对于医护人员如何管理感染此类传染源的患者,以及他们将需要佩戴何种个人防护设备,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气溶胶的两个关键特性,这种个人防护设备通常比那些只通过大液滴或直接接触传播的更昂贵,第一气溶胶它们跟随气流流向,这需要个人防护设备,在呼吸道周围紧密密封,第二,对于生物气溶胶,它们的小尺寸要求个人防护设备增强过滤能力。严格地说,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中的微粒,如空气中的小液滴,多年来有许多文章使用颗粒,直径对液滴进行分类。

例如人们普遍认为沿气流流向运动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到10微米的小颗粒,具有潜在的短距离和长距离传播能力,小于5微米的颗粒,容易穿透气到一直到达肺泡腔,小于10微米的颗粒,容易穿透生门下方。直径大于20微米的大液滴,更容易在重力影响下沉降,由于液滴太大,无法遵循吸入气流线,对于这种逆境佩戴普通外科口罩即可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直径为10到20微米的中间颗粒,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小颗粒和大液滴的一些特性,但沉降速度比小于10微米的颗粒快,且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剂量比大于20微米的大液滴小。气溶胶还包括液滴核,它们是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0微米或更小的颗粒,通常在呼出的呼吸液滴快速干燥过程中产生。

如果受感染的患者通过呼吸咳嗽或打喷嚏产生不同大小的感染性非墨,那么根据与患者的距离,人通过短程大飞沫和空气中的小飞沫和传播都是有可能的。

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有哪些区别?

新冠病毒从飞沫传播到气溶胶传播,病毒并没有升级或变异,这是本来就存在的一种传播方式。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非常相似,区别在于:01.距离不同。飞沫传播里的飞沫会落地,而气溶胶传播中的飞沫会在空气中停留,甚至跑到别的地方。02.大小不同。飞沫的样子较大,而气溶胶传播中的飞沫更加小。03.传播来源不同。

01.气溶胶的概念是广义的飞沫的传播。气溶胶传播是指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的颗粒,和飞沫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气溶胶,吸入以后也会导致感染。飞沫传播在人打完喷嚏以后,会快速地落地,而气溶胶传播却会在空气当中停留比较久,甚至有可能随着风向往高层跑去,或者向有一定距离的地方飘去。气溶胶颗粒的样子,有点像云雾在空气中弥漫。

02.普通的飞沫颗粒比较大,有时可能看的到样子,能够达到近距离传播。气溶胶传播中的飞沫更为的细小,有时根本看不到。飞沫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也比较久,飞沫核心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因此有活性,通过呼吸也有可能让人感染。虽然没有明确是否真的有通过气溶胶传播,但是按感染数据推测,还是会有很大的可能性,因此要戴好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口罩。

03.传播方式不同。飞沫传播多为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而气溶胶传播范围更广,除了以上方式,仅仅是温和地呼吸,或者闻到下水道飘来的味道,都有可能完成一次传播。

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的传播距离能有多远?

根据密度的大小不同,气溶胶的最远传播距离可达到数百米。在最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专家对气溶胶传播做了解释。

根据对感染者的调查,目前能型冠状病毒能明确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近距离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间接的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这几种,对于气溶胶是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还有待明确,但是不排除这个可能。

那么气溶胶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能有这么远的传播距离呢?像前面说到的飞沫传播,通过被感染患者的喷嚏产生飞沫,含有病毒的飞沫漂浮在空气造成对他人的感染,距离只有几米,病,但是气溶胶传播就比较恐怖了,距离能够达到数百米。

所谓气溶胶,是人们在呼吸的时候排除的细小的液滴(水蒸气),在空气中蒸发形成几微米大小的飞沫核,可以在空气中飘散到几百米远的地方,从而造成可能的感染。而液滴的形成不仅在呼吸的时候,也会在说话,打喷嚏或者笑的时候产生。

那么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通过上述途径产生的气溶胶,对于健康人来说是有很强的感染性的。打喷嚏所产生的颗粒物直径大,非常容易沉降,这是和气溶胶最大的不同。所以达打喷嚏噪声的是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对于气溶胶来说,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可以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但是根据日本游轮 “钻石公主号“上的情况来看,这是存在极大可能的。

随着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病毒是非常的“狡猾”,大家在生活工作中都要听从官方的建议,保护好个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