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密接者集中隔离7天从哪天开始

更新于:2022-07-10 16:29:39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次密接者隔离多少天?次密接者隔离多少天次密接者隔离隔离几天?密接者隔离多少天

次密接者隔离多少天?

根据相关规定,次密切接触者先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前7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且其所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阴性,则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其密接的患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密接者隔离多少天

怎样才算“密切接触者”?

在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算是密切接触者。

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以下情况将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一、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二、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三、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四、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五、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六、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七、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八、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

九、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怎样才算“密接的密接”?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的第一次接触开始,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哪些情况属于“一般接触者”?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该怎么办?

不用恐慌,不要随便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按照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积极配合隔离管控措施和疾控部门流调工作。对于14岁及以下儿童、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的特殊人群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并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排查、诊治。

“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隔离医学观察需要多长时间?

以新冠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为依据,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接触后14天,并建议在隔离期满后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健康监测7天,以避免极少数超长潜伏期病例引起传播。“密接的密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根据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结果确定。

担心与确诊、疑似患者同乘过公共交通工具怎么办?

使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同行密切接触人员自查服务”,可安全快捷查询自己是否与患者同行密接。如果查询是密切接触者,您也不必过分担心,如实填写页面出现的“自主申报”,加强自我检查、防护和隔离观察,协助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次密接者隔离隔离几天?

次密切接触者采取“7+7”的隔离政策,即7天集中隔离+7天社区自我监测,次密切接触者在第1、4、7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其所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为阴性,则可于第7天解除隔离医学观察。

解除隔离后,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必须减少流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县(市、区),如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向所在村(社区)报备并就医。

密接者隔离多少天

密接者隔离14天。

密切接触者主要是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两天开始或者是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集前两天开始,在这期间开始和患者有近距离接触,而且没有采取防护的人员。次密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

一般接触者是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统一交通工具,或者共同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但是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比如飞机上,前后3-7排被判定为密接人员,其他被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二)停工、停业、停课;

(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第三十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