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美食的梗?

更新于:2022-08-22 15:21:41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人间滋味》精编食说是美食爱好者值得推荐的食事汪曾祺先生的两本美食散文,选题有不少是重合的。汪先生的美食散文深得我心。细腻准确的描述让食物跃然纸上,自带香气。透过食

《人间滋味》精编食说是美食爱好者值得推荐的

食事

汪曾祺先生的两本美食散文,选题有不少是重合的。汪先生的美食散文深得我心。细腻准确的描述让食物跃然纸上,自带香气。透过食物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质朴简单中自得其乐。汪先生的美食散文和小说从未让我失望过,作为粉丝强烈推荐。

《川菜杂谈》

川菜声名远播,不过介绍川菜的书籍多数是偏向使用的,这本是少有介绍川菜文化的图书。作为一个四川土狗和美食爱好者,表示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声名远播,多数知其名不知其由来。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少川菜的来历,川菜历史上有趣好玩的故事,让美食和文化有了更多互动。对四川美食文化和川菜比较感兴趣的话不妨一看。

《台北小吃札记》

《台北小吃札记》不管是作为一本美食指南,或者作为一本散文来读,都是不是多的好作品。平实的风格,叙述风格平铺直叙,没有太多的铺陈,但是很能深入内心。谈吃的文章,我服气这本和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比较贴心的赠送了小吃地图,去台湾旅行的话按图索骥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鱼翅与花椒(译文纪实)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系列的新作,水准一如既往的不错。一个英国女子,只生前往中国探寻美食和厨艺,文化和习俗的隔阂在美食的媒介作用下变得融会贯通。不一样的视角看到中国奇奇怪怪的美食场景,文章生动又张力。另外译者是个川妹子,翻译的比较接地气符合川味,这种风格的更加增添了此书的趣味性。书中不少关于川人性格的解读十分到位,比如这段“我们四川人喃,挣的钱可以吃香喝辣就够了”。 这是一本有趣有生活的美食图书,值得一读。

《吃主儿》和《川菜杂谈》同一系列的图书,比较特别的是一般美食图书的作者都是老饕自己,但是这本书写的却是其他老饕。不过从作者笔下的记录来看,依旧不影响出彩之处。没有很多美食读物谈天说地的高谈阔论,有的是日常烹饪的简单闲趣之美,侃侃而谈中道出食物与吃主儿之间的真性情。归根结底,这都是一群爱生活,懂生活的有趣之人。

穷中谈吃

《台北小吃札记》后又一本专门讲吃的散文,风格延续了舒国治清新隽永和平和的特点。不像王凯锋芒毕露的发风格,舒国治再次用平和的风格给你讲吃的故事娓娓道来。味道可能不是以来的入口刺激,带来的反而是回味悠长的长久享受,这大概就是大师的水准。虽然作者也像美食家蔡澜一样,在自己的文字中喜欢私藏一些专属的吃法(大家未必会接受),但是整体上对美食的把握还是很精准的。

随园食单

“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所言甚是。虽说袁枚作为文人不下厨,但是这本《随园食单》作为一本不错的美食菜谱意义深远。书中不少描述作为好吃嘴来说深以为然,比如"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这简直就是火锅的正确打开方式嘛。有兴致的话,可以参照《随园食单》的做法试试新菜,说不定有奇妙事情发生。

愿上帝保佑法兰西厨子

作为彼得·梅尔的粉丝,普罗旺斯系列陆陆续续购入并阅读中,《愿上帝保佑法兰西厨子》更多的侧重谈吃喝。普罗旺斯的生活节奏有时候仔细想一想有点像成都,所以彼得·梅尔笔下的生活有一种莫名的认同感。虽然写的是不同地方的生活,但是缓慢恬静的生活十分相似。除了美食之外,还能在作者笔下欣赏到普罗旺斯美妙的风土人情。整个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系列都值得一看。

唐鲁孙作品集11:唐鲁孙谈吃

唐鲁孙也是谈吃的大家,语言质朴醇厚,这本小小的书不厚却采用小开本的精装。作为晚清贵族,作者经历了在读者看来听上去很好吃但是无法享受到的美食。爱吃会吃,真正的吃主儿,在美食上的阅历和深度非一般美食爱好者所能及。看唐鲁孙笔下的食物,恰如其分的表达大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能读到更多的美食,真好。

川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