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
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治癣甚良。
《雷公炮制药性解》:
艾叶,味苦,性微温,无毒,入肝、脾二经,主灸百病,温中理气,开郁调经,安胎种子,止崩漏,除久痢,辟鬼邪,定霍乱,生捣汁,理吐衄血。
艾叶温能令肝脾疏畅,而无壅瘀之患。夫人之一身,惟兹气血两端,今土木既调,则营卫和而百病自却矣。至于湿中等效,又举其偏长耳。煎服者宜新鲜,灸火者宜陈久。生用则寒,熟用则热。
《长沙药解》:
艾叶,味苦、辛,气温,入足厥阴肝经。燥湿除寒,温经止血。
综合这三个版本的记载,可以确定,艾叶确实有祛湿的作用,那泡脚同样可以。艾叶的祛湿作用,几个途径都可以达到,煎服、艾灸、泡脚等等。
既然确定了艾叶能祛湿,那可以说不论什么节气也都可以,只不过根据节气,祛湿的效果会有差异,这些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主要来说三伏,这个节点泡脚祛湿,没问题,也能达到这个效果,但是有一点,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用,比如湿热体质,就不能只单纯用艾叶了,需要加一些其他药材配合,才可以。
至于配方,这里不提供,因为体质不同,没有经过诊辨,不能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