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农药协会工作过一段时间,据我所知:水稻在种植过程中肯定是打过农药的,因为不打农药根本就没办法丰收,除了特供,我们在市场上买的大米都有农残。
水稻用药必不可少农药的主要类型有三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而水稻这三种都要用上。
首先是杀虫剂,这个可能是用得最多的,因为喜食水稻的害虫太多了。种过水稻的农民应该都知道,就是那种绿色的卷叶虫,它们啃食水稻和繁殖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从发生虫害到整片稻田被严重侵食只要几天的时间。所以早发现早治理了还好,如果到了后期,那么农药的使用剂量就要大大增加。
其次就是杀菌剂,杀菌剂主要针对的是稻瘟病,水稻一旦感染了这种病菌,很快就会变色、枯黄,严重地可能还会死亡。所以杀菌剂也是水稻的常用药,基本上都会要喷洒。
最后就是除草剂,一般是在水稻的幼苗时期使用,只有把它们首先清理掉了才能给水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所以,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是必须要打好几次农药的,它的生长周期才三个月左右,青少年时期基本上十多天就要喷一次药。
大米农残其实不高听到打了那么多次农药,很多人可能就会自然而自然地觉得我们食用的大米的农残非常多了,其实不然,它的安全系数还挺高。
至少与水果、蔬菜那些农产品相比,大米的农药残留情况可以说是最少的。这主要是因为稻谷外有一层稻壳,所以它比其他作物都多了一道保护膜,能起到隔离、防护作用。
表面那层硬壳我们人类是不会食用的,在农村,它们一般被打成米糠来喂猪,猪直接吃了以后也没有发生过中毒事件。可见即使是稻壳,毒性也并不是很强,那就更不用说我们人吃的被保护了的白花花的大米了。
实际上,农民在稻谷快要收获了的时候也是会禁止使用农药的。我记得小时候帮大人收谷子的,经常看到螳螂、蚱蜢等小动物在水稻上活蹦乱跳的,它们小小的身体都能够吃了一点事没有,我们人类又怎么会承受不住呢?
如何有效减少大米农残凭借我们人类的眼睛和鼻子,要分辨出哪种大米无农残或者是农残少是做不到的。如果非要分辨,那么就只能一个个地拿去专业部门检测,费时又费力,一般人也没有这个条件。此外,并不见得价格贵的就是好的,谁也不能有这个自信能买到零农残的农产品。
所以我们不妨把它们都当做是有农残的,做饭之前先用水泡半个钟头左右,这样一来,那些表面的、易水解的化合物就会大大地减少,吃起来就更加健康了。
当然,我们购买大米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要有明显的品牌和标签,并且包装袋上一定要有经检测合格的记号,这样的大米才能够安心购买,千万不要贪图便宜。
结语农药是把双刃剑,它既能保护作物,又实实在在地会对人类、动物和自然环境产生危害。即使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水平,我们人类还是离不开农药的使用,不然就可能会造成饥荒。但是,我们应该有信心,将来的农药一定会越来越安全、高效,我们一定能够真正享有舌尖上的美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