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简介
火鸡其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两翅有白斑,脚和趾强大,喜欢群居生活,性情温顺,行动迟缓。火鸡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栖息于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中,野生火鸡喜栖息于水边林地。
火鸡的外形特征
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体长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体羽呈金属褐色或绿色,散布黑色横斑;两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驳,末端稍圆。脚和趾强大。体羽从乳白色至棕灰色至黑色褐黑色,闪耀多种颜色的金属光泽。头、颈上部裸露,有红珊瑚状皮瘤,喉下有肉垂,颜色由红到紫,可以变化。雄火鸡尾羽可展开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颈、足像鹤,嘴尖冠红且软,毛色如青羊,脚有两指,爪甲锋利,能伤人至死。
墨西哥的普通火鸡亚种与美国东南和西南部的普通火鸡在羽毛斑点和腰部颜色上稍有差别,但羽衣基本上都是黑色,并带有虹彩光泽的青铜色和绿色。成年雄体头部裸露,有皮瘤,一般情况下呈鲜红色,但兴奋时变成白色,带亮蓝色。普通火鸡的其他明显特征是从额至喙有一个长形红色肉质饰物;喉部有肉垂,胸部具有一个黑色、质地较粗、似被毛的羽簇,称为髯,有脚距突起。雌鸟的重量一般只有雄鸟的一半,头部的皮瘤及肉垂也较小。
火鸡的生活习性栖息在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中。野生火鸡喜栖息在水边林地。喜欢群居生活,性情温顺,行动迟缓。以植物的茎、叶、种子和果实等为食,也吃昆虫等,偶尔也吃蛙和蜥蜴。它们受惊时会迅速跑到隐蔽地方,飞翔力较强,能飞500-2000米远。平时栖于地面上,发咯咯声,觅食昆虫、甲壳类、蜥蜴以及谷类、蔬菜、果实等。夜间结群宿在树上。
饲养火鸡注意事项一、育雏期注意事项
1、注意强雏弱雏要分开饲养。对强雏弱雏分开饲养,即有助于弱雏恢复健康,又可避免弱雏中的带菌者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助于提高育雏成活率。
2、要注意育雏的最初3天应该经常检查温度和雏火鸡的活动情况。如发现雏火鸡集中在一起时,可以用木棍将它们轻轻扒开,防止因挤堆而造成死亡。
3、在雏火鸡4—5日龄时,注意喂给葡萄糖(或普通食糖)和维生素饮水2次。相当于2公斤水中加100克白糖和0.5克禽用多种维生素即可。
4、为了避免雏火鸡生长期间互相啄食,防止将饲料扒撒浪费,育雏期还要注意给雏火鸡进行断喙,。
5、饲养雏火鸡要注意饲料绝对新鲜,没有任何霉变,鸡舍通风良好,舍内保持干燥,可在料中拌入大蒜,鸡舍门口设脚踏盒、消毒鞋,工作人员入舍前要肥皂洗手,预防疫病。
二、育成期注意事项
育成期大致指9 ~30 周龄(开产前)这段时期,其饲养管理将决定火鸡性成熟后的体质、产蛋状况和种用价值。
1、育成期火鸡的营养特点:根据育成期火鸡的发育特点,饲粮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要相应减少,尤其是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应随火鸡的体重增加而减少,但火鸡的采食量随日龄增加而递增。因此,日粮中应降低代谢能水平,以防体内大量沉积脂肪而过肥。
2、限制饲养:采取隔日饲喂的方法效果较好。即把2 天的饲料量合并成1 天饲喂。由于饲料量多,每只火鸡都有采食的机会,使火鸡群生长发育较均匀,体重差异小,但停料日不能断水。在生产实践中,测定火鸡群发育均匀度,是以火鸡群中80 %个体体重达到全群平均体重为标准。
3、添加微量元素:火鸡育成期,常见有火鸡躁关节肿大、脚爪生长异常、瘫脚、拐脚、肌键滑脱、羽毛蓬乱、无光泽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