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次疫情,你怎么看待?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不管是跟全国各地,还是国际交往,都比较密切。武汉疫情的爆发,到国内多地疫情出现反弹,北京的疫情一直控制得很好。
然而,没想到北京保持一个多月的零纪录被打破了,6月11日出现一名本土病例,在接下来的10天里,北京的病例一直在增加,最高峰是6月13日病例增加了36人,截至到昨天,北京病例已经超过了240人。
北京的疫情还蔓延到河北等多个省份,甚至还有人认为,北京疫情是不是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了?并不是。
北京多名病例感染源成谜团,溯源排查力度要加大北京的250名确诊病例里面,有78人在新发地市场工作,还有92人直接或者是间接暴露于新发地市场。
有一些病例没有去过新发地市场,也没有病例的接触史,感染源头成为了一个谜团,需要排查是否有别的感染者或者是感染源没有找到?北京要加强对这类病例的溯源排查。
6月17日,天津新增本土病例1人,没有新发地市场或病例的接触史,他的周围可疑人群检测结果是正常的,病毒的全基因测序,跟北京新发地市场相关病例的病毒序列完全相同。
北京的精准防控,更有利于控制疫情因为多名病例去过新发地市场,所以北京第一时间锁定新发地市场为重点调查对象,后来新发地的部分环境和一些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都证实是感染了病毒。
北京排查5月30日跟新发地市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同时着重排查6类高风险人群,对于疫情小区和跟新发地市场有关联的人员,进行分批的全面核酸检测,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全部隔离起来。
从6月12日-6月22日,北京对于重点人群和地区人群,一共采样了294.8万人,累积检测量234.2万人。毕竟如果进行混检,日均检测量可以达到100万人以上。
北京的精准防控,以新发地市场为中心,排查疑似人员,迅速阻断疫情的传播。从6月13日的高峰期后,北京的新增病例已经逐步在下降了。
卫健委专家吴浩提到,根据潜伏期来说,北京的平稳期不会超过本周。
北京这起疫情的防控,快,准,狠,疫情发现得早,没有出现社区性的疫情传播,很多病例在控制范围之内发病,疫情并没有大幅度在北京蔓延开来。北京的做法,可以成为其他城市的借鉴,既要社会的运作,更要做好疫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