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体检或看病时,经常有人听到“脑供血不足”这个词。脑供血不足,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 大脑出现广泛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 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的疾病。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记忆力衰退、头晕目眩、焦躁易怒、失眠多梦、 耳呜等。那么,脑供血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哪些检查查出来?有哪些危害?生活上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文为您解读。

引发脑供血不足的原因
大家知道,大脑是人体中的司令部,在所有人体器官中它的耗氧量最大。数据显示,大脑的重量大约占全身重量的 2%, 但其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 20%。
引起脑供血不足的最常见原因是颈部动脉 或大脑动脉狭窄,如果是大血管狭窄导致,症状 往往较重。心脏病也可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包括 房颤、瓣膜病变、卵圆孔未闭、心房黏液瘤、 心肌病等,这类缺血发作症状往往较急,发病 后可立即达到最重状态,且常在活动中发病。 另外,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小血管狭窄 或闭塞,有时也能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但 症状相对轻微。
脑供血不足做什么检查
可先通过查颈动脉彩超看看颈动脉有无斑块、硬化及狭窄;进一步检查可以通过脑CT血管造 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来具体看有无脑血管的狭窄或畸形等情况。
慢性脑供血不足对健康的危害
长期脑供血不足,可以说是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不但会引发头晕、头痛、头 昏,还常伴有急躁心烦、失眠多梦、生气易 怒、耳鸣耳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健忘等症状。甚至引发老年性痴呆、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国内 外的医学家经大量研究发现,在老年痴呆和 脑梗死的发病前期,患者都曾有长期脑 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果对脑供血不足不及时 进行预防、治疗,那么就很可能会引发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