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正常出汗是为了调节体温,它是通过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出乙酰胆碱促使汗腺分泌汗液,人在紧张时、情绪激动、喝热饮、服用某些药物时,出汗会增多。
而超出正常生理需要的过度排汗就是多汗症,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灶性的,其中以后者最为常见,好发于手部、足跖、腋下、头面部等。
想要改善多汗症,可以尝试下列方法:
1、可以使用各种收敛止汗剂。
2、接受治疗,口服抗胆碱能药。
3、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主要是腋窝多汗症治疗为主:通过手术将位于真皮层及皮下脂肪层的顶浆腺进行刮除并抽吸出来。确认完成后则缝合切口达到治疗目的,不过会有复发的可能。
4、注射肉毒素治疗,对局灶性多汗症疗效比较好。
肉毒素之所以可以治疗多汗症,源于国外的医生Bushara和Park用肉毒素给病人治疗面部痉挛后的发现:治疗部位出现了无汗现象;
之后,Bushara又通过实验向一些自愿者单侧腋下注射15-50U的保妥适,发现他们有6-8个月的无汗现象。
▼Bushara和Park发表的论文
▼肉毒素治疗多汗症的临床验证
肉毒素是这样治疗多汗症的:
乙酰胆碱是汗腺和大汗腺分泌的神经传递介质,当注射肉毒素至腺体周围,可抑制胆碱能神经对乙酰胆碱的释放,使得大汗腺分泌减少或停止。
一般注射2-3天后,汗液分泌明显减少,腋臭也明显减轻;由于肉毒素会被代谢的特性,维持时间不同的部位一般在4-9个月左右,重复注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