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腐病
番茄脐腐病又叫做蒂腐病,它是番茄、辣椒生产中很常见的一种病害,其主要危害果实,多发生在番茄第一、二穗果上,发病初期脐部出现圆形或者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病斑暗绿色,病斑的中央稍有凹陷,边缘不是十分明显,随着病菌的发展,病斑的面积也会逐渐变大,果实的脐部和周围出现明显的凹陷,进而失水干缩,病斑的颜色逐渐变深,病部组织黑化、干缩、下陷,最后变成褐色或者黑色,像贴了一块黑膏药!所以有些地方的菜农称之为黑膏药斑。染病果实的病斑大小不一,小的直径会在1-2cm,严重时病斑会扩展到小半个果实。
在绿果期发病的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果实发硬,甚至有的果实还会提早变红。到了发病后期,番茄、辣椒脐腐病的症状还会因环境湿度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状态,在干燥的环境中,果实呈现干燥状态。而如果遇到湿度较大的条件,病部不仅稍软,并且在病斑表面生出白色、粉红色或黑色霉层。有些农民误认为这些霉层就是番茄脐腐病的病源。其实不然,它们只是一些腐生真菌,番茄的这种病害并没有病原菌。
钙对辣椒、番茄脐腐病的作用
钙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须营养元素之一,是细胞壁和细胞层间的足称部分,在细胞中起到骨架作用,它能使相邻细胞相互联结,增大细胞的坚韧性,在维持植物细胞的结构稳定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番茄脐腐病并不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而是由在番茄的种植中,因施肥或者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所以大部分菜农认为补充钙肥可以缓解或者防治脐腐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实不然,进行大量补施钙肥后,效果其实不佳!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讲一下脐腐病的防治措施!
辣椒、番茄脐腐病的防治措施
1、施肥: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根据土壤状况加施过磷酸钙。
2、在种植时不能缺水,特别是高温天气,温度过高结果期时要保证水分的供应。
3、进行摘叶、打叉处理。利于辣椒、番茄植株的通风透光,增强其对钙的吸收。
4、坐果后,喷施钙硼肥能够避免果实脐腐病的发生,避免畸形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