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出现水泡怎么办

更新于:2021-08-15 21:34:12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 老话说“冬病夏治”,艾灸正是这个“治”的有效方法,夏天的时候正好可以操练起来的,今天我们来一起看下艾灸的注意事项:1.关于施灸的时间。不需要特别固定的时间,一般白天艾灸

老话说“冬病夏治”,艾灸正是这个“治”的有效方法,夏天的时候正好可以操练起来的,今天我们来一起看下艾灸的注意事项:

1.关于施灸的时间。不需要特别固定的时间,一般白天艾灸比较好。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均可,太饱和太饿都不太适合艾灸。晚上超过9点就不要艾灸了,急症除外。

2.关于艾灸的频率和时间长短。

无论治疗还是保健,艾灸通常是按疗程来计算的,一般十天为一个疗程。疗程与疗程之前需要休息3~5日。开始的前三天最好每天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灸。我们在这里只针对保健灸。 另外,艾灸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也不是多多益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时间过长,量过大的艾灸反而会伤身。特别是小孩和老人,艾灸时间要缩短,小孩(10岁以下)5-10分钟足矣。 养生保健艾灸一般每周2~3次即可。常用穴位有:足三里、神阙、身柱、中脘。但这里要特别注意,儿童不要灸足三里女性、儿童、老人、久病、体虚者都不适合灸量太多。另外,头面、四肢、胸背、肌肉浅薄的地方也不要灸的时间过长过多。 男性、青壮年、新病、身体壮实的人可以适当多灸。 艾灸后出微微细汗,没有不适感,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就是严重的正气不足、虚不受补的表现,这样的人要减少灸量,可以隔天或者隔两天灸一次。 3.艾灸后可能会上火,所以需要上火下引:有朋友问,艾灸后咽痛牙痛是上火吗? 会出现上火情况。如果有上火的表现,可以用绿豆汤或金银花来治标。一般艾灸躯干部位时容易上火,可以在施灸同时加灸涌泉穴,起到上火下引的作用。 4.艾灸后出现水泡怎么办? 水泡的水液清澈,一般是排寒排湿现象。尽量不要挑破水泡,等待其自行吸收即可。有精油的朋友,可以直接用薰衣草精油点在水泡处,消炎杀菌祛疤。 5.艾灸的时候,既要注意通风,避免烟雾过浓的污染,但也不能直接吹风,避免寒邪进入身体。 6.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经期,情绪不稳定都不宜立即施灸。 7.灸后多喝温水,小口慢饮。毕竟艾灸也是艾草的药性通过热力和身体发生了作用,所以灸后喝水是很必要的。我在艾灸之后会用养肝茶来排毒,即不会上火也可以加速代谢和排毒。 8.最后说两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艾灸结束至少2小时后方可洗澡女性不要轻易艾灸督脉,以免造成提前闭经。好的方法要正确使用,才能达到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