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艾叶制作成艾叶条或者艾叶炷,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或者穴位。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激发经气的活动,调理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有温补身体阳气,温经通络的作用。
艾灸的禁忌有哪些?
随着养生文化的出现,艾灸也和刮痧、拔火罐一样,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随之而来的是,艾灸的运用存在着很多误区。艾灸具有一定的禁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适应症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艾灸,中医上讲,阴虚的病人或者实热类病人不适合做艾灸,人在过饱、过饥、过度劳累、出汗或者身体虚弱的时候不适宜艾灸。此外,血糖高、血压高的人也应该谨慎艾灸,艾灸有一定程度的升压作用,血糖比较高的人对温度的感知较弱,容易引起烫伤。
第二,艾灸的部位选择。
人体的某些部位不适合艾灸,比如颜面、五官、乳头、阴茎、睾丸、大血管处以及关节活动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腰腹部,都不建议使用艾灸。皮肤有破损的地方或者皮肤有瘢痕组织,尤其不适合,应谨慎艾灸。
第三,艾灸的时间选择。
艾灸的治疗时间,也有一定讲究的。首先不是时间越久越好,需要根据情况来判断。艾灸治疗以后,身体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容易着凉。所以,做完艾灸要注意身体保暖,不能用冷水洗漱,也不能喝冷水或者饮茶,同时避免吹风、吹空调,防止受凉。
第四,灸量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灸量。比如,儿童、妇女、瘦人、老人、初次艾灸的人群,建议小艾炷、细艾条、少壮数,而肥胖者、成年人、感觉迟钝者、功能充进之疾患,建议用大艾炷、细艾粗、多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