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味精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提鲜增味儿的调味料,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两面性。
1.味精其实是由小麦淀粉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再加上人工提取,二次加工得来的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就是人们吃的味精。
1908年,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池田菊苗教授,发现了谷氨酸钠可以对食物进行调味,
引发不断的争议
2.味精、鸡精、酱油、香菇精的区别
鸡精啊,实际上就是含有鸡肉味道的味精,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鸡精相对于味精,添加剂更为丰富,有盐、糖和其他香料,味道也会更佳丰富美味。
3.香菇精,是在谷氨酸钠的基础上加入了盐、白砂糖、香菇香精等,本质上和味精一样。
而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愈高,酱油的等级愈也高,有些酱油也加入了谷氨酸钠。
总之一句话就是,在炒菜的时候,这些调料都是有加谷氨酸钠,所以一定要避免重复使用,一定要记住,每次炒菜后都要洗净锅,再炒下一锅。
我们都知道吃高糖高盐的食物不好,味精也是同样道理,味精含有钠离子,摄入过多的钠离子容易引发高血压。
许多人炒菜的时候放大量的味精,容易引发眩晕感、流口水、肌肉痉挛,抽搐等,还会影响到人体对镁、钙、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那我们要怎么放味精最合适呢?
放错了味精时,没有提鲜的作用,味精应在70-90℃下使用,温度达150℃就会脱水结晶,如超过200℃的情况下,谷氨酸钠会变成焦谷氨酸,就没有提味的作用,所以在快起锅的时候放味精最好。
注意事项:1.患有高血压的人不宜吃味精
2.孕妇不宜吃味精

3.婴幼儿不宜吃味精 4.老年人不宜吃味精
(上述图片出自因特网)
2.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但味精,鸡精仍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呢,不要听信网上的谣言(味精致癌,危害健康),只要适量,适时添加就能既享受味精的鲜美有兼顾身体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