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这里,这几天天气非常的不稳定,基本每天都会下一场大雨,不过也好,因为前几天时间真的太热了,出门看到猛烈的太阳都害怕。现在是入伏的期间,应该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了,入伏大概分为三伏:初伏是7月12日–7月21日,中伏是7月22日–8月10日,末伏是8月11日–8月20日。而今天7月22日刚好是中伏的第一天,明天7月23日也是大暑节气,我想在中伏期间再加上大暑节气,那肯定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了,所以大家外出工作一定要注意防暑。
有人说等到立秋的来临就凉快多了,是不是这样呢?我查看了家里的黄历,看到2019年立秋的具体时间是阳历的8月8日,农历是在七月初八,入秋时间是凌晨03:12:57。
在我们这里农村,立秋好像没有什么太多的习俗,在立秋那天人们也是跟过平常日子一样,该干嘛爱干嘛。唯独有一个习俗,却让人有所害怕,我听奶奶说,她说老辈人说:立秋那天的习俗就是当天不能洗头,如果洗头就会掉头发,记得小时候,我也不懂事,也听话照做了,每到立秋那天都不敢洗头。不过现在长大以后,认知多了,我觉得这个习俗毫无依据,一点实用意义都没有。所以我现在根本没有理会这个习俗,不管是不是立秋,每天都喜欢洗头,特别现在是炎热的夏天,一天不洗头就难受。所以像这样毫无依据的习俗应该要丢弃。
那么立秋过后,天气还会炎热吗?
在农村有句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过去人们都是依据这句俗语来判断立秋过后还会不会炎热的。关于早立秋和晚立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立秋当天的时间来判定,比如凌晨0点到中午12点前入秋的话,就是早立秋,过了中午12点过后入秋的就是晚立秋了。2019年立秋时间是凌晨3点多,所以可以说是早立秋。
第二种说法是用农历的早晚来判定,比如立秋在农历六月就是早立秋,而立秋时间在农历七月的话,就是晚立秋,今年的立秋时间是在农历的七月初八,那可以说是晚立秋了。那么现在两个说法都不一样,所以都不知道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了。
不过有气象平台专业人员曾经做个测试,结果显示实这句话俗语并不能作为根据早晚立秋做出气温的指导意义。其实早晚秋天气热不热没有太大的关系。天气炎热和全球变暖还有受热带气压是有关联的,而且立秋过后还是属于末伏期间,常言说末伏也是秋老虎,说明末伏还是会炎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