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湿气重,用什么方法去除才好?
中医认为,万病原于湿,无痰不坐眩,顽痰生怪病,痰湿是相同的东西,只是痰比湿粘稠度高,由此可见痰湿影响身体健康,可以导致很多疾病,比如人们熟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脑血管意外,痛风,等等疾病按现在来说都和痰湿有关。
湿气重都有什么表现呢?
头部昏沉,头昏脑涨,头重如裹,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如果大便成形,湿气重会使大便黏腻,很难冲干净厕所,要多张手纸才擦干净。胸闷腹胀,饭量少、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症状。
什么是湿气呢?

湿气是六淫之一,所谓六淫是正常的气候使人致病后就称为六淫。六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
春季多风,夏季多火热,长夏多暑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长夏就是三伏天,三伏天大家都深有理解了,可以说天天桑拿浴,那时身上是什么感觉,粘粘的,这就是湿气。
湿气的特性
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性,为长夏主气,一到三伏天,天气闷热闷热的,身上粘贴的,让人很不舒服。如果居处潮湿,就很易使人致病。
因此体内粘稠的就为湿,比如痰,擦不干的大便,白带,口中粘腻,等等都是为湿的表现。
因湿重浊,所以头昏,头重如裹,四肢酸重,等症状也为湿的表现。
因湿粘滞,阻碍了体内气的循环,可以出现,胸脘满闷,腹胀,倦怠乏力等症状。
湿是阴邪,阴邪有趋下的特性,所以下肢关节就易受病,比如痛风的脚,膝关节的病变。
湿分内湿和外湿,外湿就是三伏天的湿气,而内湿则是脾脏所生。

脾脏五行主土,主长夏,主湿,五味主甘,主肉,与胃相表里
脾主运化,运就是运输,化就是转化,把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求的能量。
脾主运化的功能又分为,运化水谷,运化水湿。
运化水谷是指脾把饮食物化为气血能量,并输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中医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运化水湿是指脾有吸收运送体内水液的功能,与体内的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管控体内的水液代谢。
脾的功能正常,则饮食化为气血供给全身,体内水液代谢也是正常。
如果因进食过多的寒凉,损伤脾阳,使脾的功能下降,因此化生气血功能会下降,管控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也会下降,这时就会使体内的水液存留于体内,从而出现,大便糖稀,小便混浊,白带增多,或为痰等等病症。

痰湿在身体内无处不在,聚于肉,使人肥胖,停于腹出现啤酒肚,小肚腩,存于血液使血粘稠度增高,血糖增高等等疾病,因此影响人身体健康。
如何去除体内的湿气
一,找中医师合理用药物调理。
二,自己穴位按摩,中脘,水分,关元,水道,足三里,丰隆,也可以灸这些穴位,小心不要烫伤。
三,佩兰,生姜,厚朴,陈皮,茯苓,桂枝,各三克当茶水喝。本方适用于寒湿胜者,如湿热胜者可去桂枝加黄连。如有痰加苏子,如呕者加半夏。

四,饮食以清淡利湿为主,比如绿豆生姜薏米汤。
五,三分治七分养,所以治不如养,养以饮食为主,所以饮食忌寒凉,比如冰啤,鲜奶,海鲜,上午吃好,中午以清淡为主,晚上还是少吃吧。
六,适当的运动能增加体内的垃圾排除,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早晨或上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