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不可以给宝宝洗澡?
发热、呕吐、腹泻时,不能给宝宝洗澡。因为洗澡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易导致急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虚脱和休克。而且洗澡会使呕吐加剧,不注意时还会造成呕吐物误吸。
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不建议洗澡。给发热的宝宝洗澡,很容易使宝宝出现寒战,甚至有的还会发生惊厥;另外,发热后宝宝的抵抗力极差,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风寒引起再次发热。
宝宝有皮肤创口,诸如脓疱疮、疖肿、荨麻疹、水痘、烧伤、烫伤、外伤等,这时最好不要洗澡。
因为皮肤损害的局部会有创面,洗澡会使创面扩散或受污染。
打预防针后暂时不要洗澡,以防感染。
喂奶后不能马上洗澡,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引起呕吐。所以洗澡通常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行为宜。
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低重儿要慎重洗澡。这类宝宝大多为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体温波动。
一周洗几次好?
宝宝的洗澡频率也是很多家长争论的焦点,其实对于这个洗澡频率,妈妈们不要太纠结啦。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洗不洗澡与季节、气温、宝宝的活动量、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比如秋冬季节一般不建议每天洗澡,因为洗澡太频繁很容易造成皮肤干燥,每周洗2-3次就已经足够了。如果天天洗澡可能导致宝贝感冒生病,患上干燥性湿疹。如果在炎热的夏天,炎热的夏天一般都是需要每天洗澡的。
其实几天洗还是天天洗,都没什么大问题。注意不要过度清洁宝宝的皮肤就好。
洗澡后可以用爽身粉吗?
美国儿科学会等权威机构并不提倡给宝宝使用爽身粉。因为爽身粉会阻塞汗腺,导致皮肤发红。如果是用在容易出汗的地方,汗湿或尿湿就容易引起痱子或者尿布疹。
而且粉末状的爽身粉使用时飞粉严重,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还有可能引起过敏性哮喘等疾病。
尤其是女宝宝,爽身粉很容易从外阴进入引导渗出,引发炎症或不适。
总之,洗澡后保持皮肤清爽、干燥就可以了,如果出汗多及时擦洗干净就能有效预防痱子。
宝宝洗澡可以用沐浴露吗?
宝宝肌肤表面的PH值和我们大人的不同,而且皮肤角质层较薄,所以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温和型沐浴露,推荐使用中性或弱酸性(pH.5.5-7)的沐浴露。
另外,有些婴幼儿在四个月前,眨眼反射不强,有时候洗澡洗头时也不会闭眼睛。对于这些婴儿,要选择无泪配方的沐浴剂,这样就不会刺激眼睛。
同时掌握好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建议一周用一或两次沐浴液,每次滴几滴就可以,如果宝宝身上并不脏只用清水冲洗也是可以的。
囟门真的洗不得?
小宝宝的颅骨是有囟门(xìn mén)的,这个部位柔软脆弱,容易受伤。不可以用力搓或是用硬物触碰它。但如果囟门缺乏护理和清洗,污垢堆积,就会硬生生憋出一个脂溢型湿疹(俗称奶癣),而且容易引起脑膜炎。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按照正常步骤给宝宝洗澡就好,耐心等待乳痂自然脱落。如果宝宝的乳痂比较严重,可以尝试将植物油(如橄榄油、杏仁油)消毒涂在头皮乳痂表面,乳痂会被浸泡松软,这时再用温水轻轻冲洗干净就可以了。
除了囟门,妈妈给宝宝洗这几个部位时,很容易导致“误伤”!
? 眼睛
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宝宝常常比成人更容易长眼屎?这是因为宝宝哭闹较多,并且泪腺不通畅。
洗澡的时候,第一个步骤就是先帮宝宝清洁眼睛,用毛巾蘸上温水,轻轻把宝宝眼部的分泌物擦掉。这样才能保证水是清洁少菌的,以此降低宝宝眼睛感染疾病的风险。
? 肚脐
不少宝宝的脐部会留有脐带脱落后的血痂,爱干净的妈妈可能会想帮宝宝清洁,但宝宝的脐部真的非常脆弱敏感,很容易瘙痒发炎。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用每天清洁,隔一段时间清洗一次。清洁脐部时,轻轻擦拭脐部四周能轻易擦到的地方,不要用力去擦拭藏得很深的污垢。肚脐如果沾到水,要马上用干棉球或者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
? 耳朵
给宝宝洗澡时,有些妈妈习惯用毛巾洗一洗宝宝的耳朵,甚至顺便用棉花清洁宝宝内耳道。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耳屎堆积不会影响宝宝听力,反而能保护耳道。用棉签在外耳道处旋转清洗,只清洗你看得到的地方,而不要试着去擦里面。
? 私处
宝宝的私处也是要好好保护的部位,不能乱清洗。特别是女宝宝的一些分泌物就像是天然的保护膜,如果频繁清洗掉,反而不利于健康。而且清洗时频繁刺激下体,容易导致宝宝性早熟。用清水清洗即可,不要使用肥皂。
为宝宝洗澡是一件看似容易,却又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的事情。
宝妈们不要慌张,慢慢来~
大姨妈APP是一个提供女性健康管理的平台,集经期记录、备孕助手、健康贴士、女性社区于一体。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生理期、备孕、怀孕、私处护理等等女性健康知识,那就快去应用市场,下载大姨妈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