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如何防治

更新于:2021-09-15 12:52:00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草莓灰霉病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较为严重。目前在我国各地草莓的栽种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多雨的情况下,发病较为严重。草莓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

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较为严重。目前在我国各地草莓的栽种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多雨的情况下,发病较为严重。

草莓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引起,病菌孢子丛生呈现褐色,顶端有1-2次分枝。分生孢子椭圆形或者圆形,单细胞近无色,有时候产生菌核。

病菌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8-23度,相对湿度为80%以上。一旦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90%并持续8个小时以上,病菌就能完成对草莓的侵染并形成危害。特别是在春季遭遇倒春寒或者连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灰霉病就容易爆发。

灰霉病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花器及果实,也可危害草莓叶柄和果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当草莓感染灰霉病之后,一般减产幅度在20%-30%,严重的情况下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收。同时灰霉病危害草莓的果实,对果实的品相、口感产生很大的影响。

草莓灰霉病的症状

灰霉病的发病一般先从草莓的萼片基部或者叶片开始,初期花萼上面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病斑。

病菌通过花萼逐渐侵染草莓果实的子房和幼果,萼片及花托部分出现红色板块,受侵染的花朵不能正常生长慢慢变为暗褐色,基部老黄叶出现“V”字形黄褐色斑点,最后表面形成灰褐色的霉状物,最后干枯脱落。

当草莓茎部受到侵染时,在茎部出现褐色或者深褐色病斑,严重情况下茎部受害部分腐烂出现白色絮状菌丝。

草莓叶柄受到侵染的时候颜色变浅,出现水渍状斑点慢慢扩大为椭圆形,表面生成灰褐色霉斑。

草莓的果实发病多出现在绿色幼果上面,侵染初期出现水渍状病斑,慢慢变为褐色病斑。幼果的果柄和果面被危害之后,严重的情况下呈褐色干枯,最后形成僵果。阴雨、湿度大的情况下,果面出现灰褐色霉层,空气干燥情况下,病果出现干腐状然后脱落。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条件

灰霉病属于草莓生产中很难防治的一种病,发病期主要在草莓开花坐果期至采收后期,发病潜伏期为7到15天。

而且草莓灰霉病的繁殖速度很快,病菌从草莓植株中摄取营养,并通过气流、雨水、灌溉等途径传播到正常植株上。一旦发病条件合适,就迅速萌发侵染危害。

低温、高湿是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的基本条件。由于草莓灰霉病病原菌适应性强,在温度0到35度,相对湿度80% 以上均可发病,在温度20到25度、湿度90%以上为出发病高峰。

通过对草莓灰霉病的研究,我们发现灰霉病的病原菌多来自携带菌丝的草莓茎叶残体。病菌以菌丝体或者分生孢子的形式随着草莓茎叶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当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即可发病。

大棚种植过程中,春季地温、空气湿度高,或者浇水之后遭遇连阴雨天气或者棚内积水,均有利于草莓灰霉病的发病。另外平地栽种草莓的方式,相对于起垄栽种发病率更高一些。

草莓灰霉病如何防治

草莓灰霉病在草莓的生产中,属于危害很大的一种病害。因此,我们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合适的种植方式避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时进行防治减少损失。

目前来说,由于缺少抗灰霉病的草莓品种,加上反季节大棚栽种草莓,条件适宜灰霉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在种植草莓之前,一定要先做好预防工作,降低草莓发生灰霉病的几率。

首先要选用优质健壮的苗子。虽然没有专门的抗灰霉病的草莓品种,但是健壮的草莓苗生长旺盛,对于各种病害的抵抗能力相应较强一些,自然就降低了感染灰霉病的几率。

其次采用深沟高垄、地膜下滴灌的栽培方法。草莓灰霉病的发病条件是低温高湿,我们采用深沟高垄,并且在垄上铺设滴灌带,然后进行覆盖地膜,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田间湿度,从而减少了灰霉病的发病情况。同时采用滴灌灌溉,防止病原菌随水传播侵染正常的植株。

最后,在草莓采收完毕之后,我们在整地之前清理干净棚内的草莓病株落叶,并对土壤和整个大棚进行消毒灭菌。

一旦发现草莓灰霉病发病,我们可以使用40%嘧霉胺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为了避免增加棚内湿度或减少对花果的影响,我们也可以选用烟剂或者粉尘剂进行防治。使用百菌清和速克灵烟剂进行棚内熏雾,对草莓的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