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和痛风患者到底可以放心吃哪些食物

更新于:2021-09-27 22:21:19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过往的传统认知中,只要不吃嘌呤高的食物,尿酸就不该高,痛风也不该犯。然后,很多风友就这样做了,接着问题出现了,嘌呤是吃得少了,不过尿酸并没有降下来,痛风还是照样发作。当然,也有部

过往的传统认知中,只要不吃嘌呤高的食物,尿酸就不该高,痛风也不该犯。

然后,很多风友就这样做了,接着问题出现了,嘌呤是吃得少了,不过尿酸并没有降下来,痛风还是照样发作。

当然,也有部分限制嘌呤摄入的痛风患者痛风再也没有发作过,尽管尿酸可能还是高,但也只能算作高尿酸血症患者中90%不再发作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大军之一,而不是痛风者了。

然后,那些严格执行低嘌呤饮食未能降低尿酸痛风还是发作的患者们,陷入了不解中。

今天,小姜医生就趁着痛风者可以放心吃哪些食物这个问题,来聊聊相关的道理。

严格的低嘌呤饮食,为什么尿酸还会高,痛风依然犯?

尿酸是由细胞内嘌呤核苷酸分解、能量代谢和食物经吸收消化产生的嘌呤代谢最终产物。

上面一句话说明了人体内尿酸来源的三个途径:

1.人体细胞需要不断生成更新和衰老凋亡,而衰老凋亡的细胞需要分解,细胞中的细胞核的核酸包含腺嘌呤和鸟嘌呤,所以细胞分解的最终产物尿酸是其中之一。

2.人体生命活动需要不断消耗能量,而能量的产生过程也会产生尿酸。比如著名的克氏循环,也就是柠檬酸循环中,每分解一个乙酰辅酶A的一次循环就能产生10个ATP,而每个ATP的也会代谢产生一个尿酸。

当剧烈运动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产生大量的尿酸,导致体内尿酸升高。所以痛风者剧烈运动也会诱发痛风,就是这个道理。

3.摄入的食物中吸收消化也会产生嘌呤代谢为最终产物尿酸。

从上面三个尿酸来源途径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想尿酸不高、痛风不犯,就需要从控制尿酸产生的上述三个途径入手,仅限制食物摄入的嘌呤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

细胞分解和能量产生这两个内郁啊你性尿酸途径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通过食物摄入带来的仅有20%。

我还看过一则国外的报道说,通过减少食物嘌呤摄入最多能降低体内尿酸总量的15%,折算成尿酸浓度就是80μmol/L的样子,也就是说通过食物控制最多能让尿酸浓度50080μmol/L的高尿酸者的尿酸能降到正常的范围42080μmol/L,这对于尿酸在600、700以上的痛风者来说,想要通过限制嘌呤食物摄入来让尿酸回归正常范围,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我的意思也不是说,痛风者就不用控制食物中的嘌呤摄入了,恰恰相反,鉴于痛风者体内尿酸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如果不限制嘌呤摄入,那体内的尿酸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痛风也会发作,所以尽管通过食物摄入的嘌呤产生的尿酸总量不大,但往往会成为诱发痛风发作的“最后一根稻草”。

高尿酸和痛风患者到底可以放心吃哪些食物?

限制高嘌呤食物这个原则,我就不说了。每个风友大致都清楚哪些食物是高嘌呤不能吃、哪些是中嘌呤适度吃、哪些是嘌呤可以放开吃,应该早已经属于常识。

下面我想从高尿酸血症产生的原因以及最新的部分研究来聊聊风友的日常饮食到底哪些食物可以放开吃。

研究统计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因为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导致的仅有10%,而尿酸排泄减少才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的主要机制,约占90%的因素。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多属遗传性,但临床表现有痛风症状的遗传性也仅占10~20%左右,为什么高尿酸血症都属遗传性,而成为痛风的仅有10~20%呢,这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遗传的多基因、显性、隐性遗传有关。比如ⅰ型糖原累积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磷酸核糖焦磷酸(pprp)合成酶结构异常和流行性过高,则为性联隐性遗传;不完全性hgprt缺乏所致原发性痛风是女性携带传递,男性发病;绝经期后女性痛风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有关。

记得曾经看过的一则国外的报道,基于饮食的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因素才不到1%。

还看过一个对豆制品多体内尿酸影响的研究,结果证实豆制品(尤其是加工过的豆制品)摄入后不会升高体内的尿酸,痛风者可以放心吃。

现在的一些研究表明,植物类食品对尿酸的影响极其有限。

上述好像说过往的一些认知误区包括含嘌呤比较高的豆制品、菇类等,似乎风友可以放开吃了——因为研究证实这些食物,不会影响尿酸水平升高。

这些越来越多的新研究新结果似乎都在表明一个结果:饮食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因素确实很有限。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下面,我想从尿酸排泄的角度帮你分析下,该朝向哪些食物倾斜:

既然尿酸排泄减少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机制,那人体的尿酸都是如何排泄的呢?

详细说来,也主要有三个或者说两个途径——

1.尿路排泄:人体代谢产生的尿酸约有超过2/3的样子通过肾脏随尿液以游离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

2.胆道肠道排泄:其余的约1/3左右经肝胆排入肠道,由细菌把尿酸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降解出体外。

3.极其少量的尿酸会被白细胞经过氧化酶降解为尿囊素和二氧化碳,排泄出体外。

鉴于第三种途径降解尿酸的量极其有限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你可以认为尿酸70%由尿液排泄,30%是肠道的降解。

那从食品的角度考量,如果能够让尿酸更多排泄的食品,应该可以放开吃。

第一种,就是水(我主要指优质水、活性水、离子水,不是任何含果糖、果葡糖浆的饮料),就可以每天多喝点。所有医生都建议水每天不低于2升。

第二种,就是能够碱化尿液的食品,这包括柠檬汁、包括我常常介绍的正小健电解质在内的枸橼酸钠钾混合制剂(据研究二者混合作用更强)、枸橼酸钾、枸橼酸钠、碳酸氢铵...

为什么要碱化尿液,因为随尿液排出的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和你熬夜的PH值有关,当尿液PH值在4.75时90%的尿酸呈结晶状态不能排出体外,当尿液PH值在6.75时90%的尿酸为游离状态,可以随尿液排出,当尿液的PH值从5升到7时,尿液中含有的游离尿酸含量可增加30倍。

这就是说,同样的排尿量排泄的尿酸量可能天壤之别。

最后,我想说说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相关与尿酸、痛风的话题。

因为有人问我柠檬汁是酸的,尿酸也是酸的,为什么你说可以碱化尿液多溶解尿酸呢?

首先柠檬汁(当然可以包括青梅汁、柚子汁等)尽管喝起来是酸的,但它们属于碱性食品,而柠檬酸盐是尿液中自然存在的可以避免尿酸盐沉淀以及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抑制剂,除了碱化尿液以外,还能通过螯合作用与尿中钙离子结合形成难以理解的可溶性柠檬酸钙,从而随尿排出,直接降低尿液中草酸钙和磷酸钙浓度,让钙结石在尿液中产生的肯能行明显降低。

所以,我们不能说吃起来是酸的,就是酸性食品,事实上恰恰相反。

判断食品的酸性和碱性,主要看食物中所含的碱性元素酸性元素和有机酸在人体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简单的方法是:

凡是含有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较高的食物,因为它们进入人体代谢产物多为酸性,所以为酸性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肌肉、部分五谷类的植物种子等。(看到这里,就明白我为什么会最后说碱性食品和酸性食品了吗?意图就是高尿酸和痛风患者,对于酸性食品一定要不吃、少吃或有选择性地吃)。

含有钙、钾、钠、镁等金属元素较高的食物,因为进入人体后最终代谢产物多为碱性,所以为碱性食品,包括大多数水果、蔬菜、海带、豆类、乳制品等。

这就是我为什么让风友多喝柠檬汁(稀释三倍),以及通过枸橼酸钠钾制剂正小健碱化尿液促排尿酸降低体内尿酸防止尿路结石的理由。

死磕代谢病科普的小姜医生,只为您码出有价值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