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吃粽子有哪些技巧

更新于:2021-09-28 23:25:58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由于淀粉结构不同,升糖速度要比我们常吃的白米饭快。再加上制作粽子时通常会加入白糖、豆沙、红枣等升糖食材,所以粽子升糖还是很快的。对于血糖控制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由于淀粉结构不同,升糖速度要比我们常吃的白米饭快。再加上制作粽子时通常会加入白糖、豆沙、红枣等升糖食材,所以粽子升糖还是很快的。对于血糖控制不好,尤其是餐后血糖在11点以上的糖友,不建议吃粽子。

但粽子也并非一口也不能吃,糖友们在血糖控制较好时,并掌握一定技巧的前提下,吃粽子也能维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人吃粽子有哪些技巧?

1.控制总量

粽子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每吃一个拳头大小的粽子,大概就要少吃半碗米饭,否则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而引起肥胖。而且粽子不太容易消化,吃多了还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

2.选择种类

糖尿病人不宜吃豆沙粽、肉粽、蛋黄粽等高糖高脂的粽子,可以选择没有额外添加糖的粗粮粽,比如红豆粽、紫薯粽。如果自己做粽子,不妨将多油肉粽改为清淡鱼粽或鸡肉粽,增添五谷糙米。可以在粽子中放瘦肉、蛋黄、虾仁等荤食材料,同时增加一些素食材料,比如蘑菇、香菇、竹笋、海带等。做法上建议先将五谷糙米煮熟,然后将肉类、菌菇等包入粽子内,这样就不需太长的蒸煮时间,还可以保留内馅的鲜美。

3.合理搭配

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但不要一餐只吃粽子,一定要搭配蔬菜(最好是绿叶菜,淀粉类蔬菜除外)食用。蔬菜尤其是绿叶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饱腹感,避免一旦开吃就刹不住,也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

4.监测血糖

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程度不一样,有些糖友平时饮食习惯较好,偶尔吃一个粽子不会影响到血糖。而有的糖友本身血糖就控制不佳,吃粽子又没有讲究技巧,就很容易造成餐后血糖飙升。建议糖友们在吃粽子前后各测一次血糖,看自身对粽子的耐受如何,决定下次是否要吃,或者吃多少,如果吃一点血糖就明显上升,那最好还是不要吃了。

5.讲究技巧

糯米在放凉以后,其中的抗性淀粉增加,升糖速度也会变慢。所以,对于肠胃功能较好、心不急的糖友可以等粽子放凉了再吃,配上一杯温茶,清热去腻、有助消化。但冷的粽子更难消化,肠胃功能不好的老年糖友不建议吃,就是正常人也不建议多吃冷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