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等谷物为什么会起米虫

更新于:2021-10-13 01:30:22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科学密探,解密“米虫”大米起米虫还可以吃吗?答案:可以题主所讲的米虫,字面意思“米中的虫子”。事实上,米虫学名叫“米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米、面粉等食物如果存放不当,经常

科学密探,解密“米虫”

大米起米虫还可以吃吗?

答案:可以

题主所讲的米虫,字面意思“米中的虫子”。事实上,米虫学名叫“米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米、面粉等食物如果存放不当,经常会起虫子,我们会发现有的是灰褐色的硬壳虫,有的是软的白色虫还有虫丝。米虫怎么来的?这两种虫又是什么虫?今天带科学密探—潮带大家了解米虫!

米中灰褐色“米虫”

米中的“白虫”

米虫的生物习性

米象属于鞘翅目,象虫科,又名米虫、谷牛。因为其成虫硬壳所以我们老家称之为“铁嘴”。米虫属于全变态昆虫,其一生需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形态,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

全变态昆虫的形态变化

主要寄生在贮存 2~3 年的陈粮中。“米虫”不仅仅在大米中有,是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水稻、高粱、面粉、豆类等谷物。其成虫啃食谷物颗粒,幼虫在谷物内部蛀食。由于其生长繁殖速度很快,为害甚广,地理分布可以遍布全世界,而在我国,则主要分布在南方。

所以,我们在大米、面粉中看到的灰褐色硬壳虫和白色的软体虫事实上是一种虫子叫米象。只不过白色的虫子是米象的幼虫,灰褐色的硬壳虫是米象的成虫。米象是全变态昆虫,所以幼虫和成虫体态差距很大,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

大米等谷物为什么会起米虫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密封很好的谷物一段时间后就有米虫了。我们就会新生疑问,它是怎么进去的?农村的一些老人甚至认为这些虫子是“天生”的。那么米虫究竟怎么进去密封罐子里的?

上面我们讲到米虫是全变态昆虫,一生有四个形态,卵—幼虫—蛹—成虫。谷物中的米虫,其实是米虫卵慢慢发育成米虫的。

粮食还在地里时,米虫的卵被产在谷物中。而且虫卵非常小只有0.2-0.3毫米,人的眼睛根本看不见。因为看不见,我们就认为没有,所以就会心生疑惑。

虫卵在米中发育成成虫

怎么防治谷物起米虫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还得从米虫的生活习性谈起。

米虫的耐寒力较弱,气温低于15℃,成虫开始越冬。在 5℃下经过 21 天,就开始死亡。

在常温下,米象能自身发热,若繁殖数量多,或冬季常温较高的地区,冬季可不潜伏休眠。所以,我们经常发现米虫是在夏季,室内贮藏的谷物冬天也会发现米虫。

所以,建议谷物储藏在5℃以下的环境,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冰箱冷藏室就是不错选择。冰箱湿度大,所以建议将谷物密封起来(比如装在干净的塑料桶)在放在冷藏室。

总结

米虫,不仅仅在大米中存在,在我们其他谷物中也常有发生。白色吐丝虫和灰褐色硬壳虫其实都是米虫也成米象,只不过是形态不同罢了。因为米虫从卵到成虫需要时间,所以建议大家少量多次的购买,吃新米,并在冰箱冷藏室密封储藏。米虫是收获前谷物中的就寄生的,并非"天生"。起米虫的谷物可以食用,但是口感很差。谷物中存在米虫我们心里就觉得不干净,事实上米虫蛋白质丰富,没有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