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吃过折耳根吗

更新于:2021-10-27 12:03:59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朋友,您吃过折耳根吗?前几天,一条热搜引起了我的注意:#劝退北方人的南方调料#在这个热搜下,许多网友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各色风味的调料。其中,臭酸笋、香菜、木姜子等食材榜上有名

朋友,您吃过折耳根吗?

前几天,一条热搜引起了我的注意:

#劝退北方人的南方调料#

在这个热搜下,许多网友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各色风味的调料。

其中,臭酸笋、香菜、木姜子等食材榜上有名。

然而最令网友顶不住的,莫过于一种叫萌萌哒折耳根的食材。

让我们看看网友对折耳根有何评价:

哪怕是生长在南方的娃子,从小就开始吃折耳根,都未必能抵挡折耳根的味道。

对于从未品尝过的北方人来说,问题就更严重了。

这种西南人民最为偏爱的食材,为何让众多吃货折腰?

折耳根难闻又难吃?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学名为“蕺(jí)菜”。

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等地。是一味中草药材。

然而西南的吃货发现,这货直接吃还蛮不错的,因此也被西南地区广泛食用。

当李时珍第一次发现该种药材时,由于过于难吃,于是起名为“鱼腥草”。

在后来的种种医书中,它还有了猪鼻拱、狗蝇草、臭菜、臭猪巢这些带着“侮辱性”的称呼。

古人之不待见折耳根,可见一斑。

既然别名叫鱼腥草了,我相信屏幕前的你也能猜到,折耳根到底是什么味道了。

没错,是腥味,而且是鱼死了的那种腥味。

这种腥味不仅会充斥着你的口腔鼻腔,还会辣眼睛:从而达到味觉、嗅觉、视觉的三重打击。

这是北方食客普遍反映的一种看法。

造成折耳根如此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原因,是因为其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做“癸酰乙醛”,又名鱼腥草素。

对于该种化学物质,部分人除了会觉得难吃,更有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一种属于轻微过敏反应:感觉自己就是吃中药,并没有其他多大的感觉,只是干嚼药材而已。

一种属于重度过敏反应:首先没有了任何食欲,接着严重不适者,很有可能会出现反胃、恶心、干呕等症状。

在讨厌折耳根的人眼中,折耳根便是反人类的代名词。

南北两方的小伙伴,也常常为折耳根的味道好坏,而争执不休。

可问题是:

折耳根不止味道奇怪这个槽点,也许对我们的健康,也有危害。

折耳根有毒又致癌?

《本草纲目》针对折耳根,是这么说的:

“辛,微温,有小毒,小儿食之,三岁不行。”

什么意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小孩吃折耳根的话,三岁不到就死了。”

在古代,折耳根已经被认为是具有毒性的药材。

到了现代,折耳根则经历了从治病良药到国家禁药的堕落过程。

2003年“非典”期间,鱼腥草注射液是卫生部从上万种中药中,重点推荐的8种抗SARS中药之一。

之后又被推荐用于抗击禽流感。由于是为数不多疗效确切的药物之一,功勋卓著。

因此鱼腥草注射液,也被誉称为“非典功臣”。

非典过后,生产鱼腥草注射剂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2000年之前,全国只有10多家单位生产,到了2006年,已扩增为195家。

同时,以鱼腥草注射液为代表的此类产品,却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不良反应事件。

2006年2月22日,浙江金华市4岁女孩,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出现抽搐,然后昏迷达3个多月。

5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4岁男孩,鼻炎,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出现了严重过敏性皮疹。

4月8日,汉阳3岁男孩,在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过程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导致死亡。

仅在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接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54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258例,死亡44人。

在各方重压下,2006年6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告》。

公告决定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类的7个注射剂。

鱼腥草注射液内含40余种中药元素,尚不能确定鱼腥草是否与中毒有关。

因此国家也没有明令禁止吃鱼腥草。到底鱼腥草有没有危害,目前依然不得而知。

萦绕在鱼腥草周围的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鱼腥草,到底有没有肾毒?

需要指出的是: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这是诱发肾病的的元凶。

2002年 《柳叶刀》更是指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广西两个省份)慢性肾病发病率最高,为18.3% 。

基本上就是5个人里面有个1人患慢性肾病,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这与西南地区爱吃折耳根的现状不谋而合。

然而,卫生部却站出来辟谣:折耳根含有的马兜铃酸,并非是强肾毒性、强致癌性的马兜铃酸。

卫生部对进食折耳根的态度是:不提倡,但也不反对。

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决定权在我们每一位食客手中。

总而言之,针对折耳根是否有毒性,官方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

西南地区的人们也是吃得乐此不疲,没有听见他们抱怨的声音。

那么,在折耳根“带来的舌尖惊喜”“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中来权衡。你会怎么选?

兄弟,吃就完事儿了

显然,对于折耳根具有毒性的问题,西南地区是嗤之以鼻的。

不然他们也不会那么爱吃折耳根。

贵州:对折耳根的热爱,路人皆知

贵州折耳根的年消费量,高达20万吨以上

贵阳是全国折耳根消费量最大的城市,他们每天要吃掉3万斤的折耳根。

在贵州,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

将折耳根用清水淘洗干净,将干辣椒烤至焦脆,舂成碎末(贵州人称这种辣椒为“煳辣角”),撒在折耳根段上。

再加酱油、醋、蒜、味精和少许白糖等调料拌匀即可享用。

这其中,煳辣椒是贵州凉拌折耳根的灵魂,其焦香味之浓郁、辣味之醇厚,当真是无可替代!

除了凉拌,贵州人还可以将折耳根做成蘸水:

蘸水是贵州美食的灵魂,而折耳根便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

没有折耳根的蘸水,注定是不完整的。

折耳根的多样性,在贵州体现得淋漓尽致。

你几乎可以在任何菜上加上折耳根,这么说吧,在贵州,折耳根就相当于葱花、香菜,你几乎能在任何菜肴上,见到它的身影。

当你喊出一句“老板儿,多加点折耳根呗!”我相信同台的贵州人,一定会对你好感倍增。

川渝地区:无折耳根,不火锅

和贵州人不同,川渝地区的人更爱吃折耳根的嫩叶部分。

折耳根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折耳根,就是川渝火锅的标配。

不仅出现在配菜之中,就连店家提供的蘸水,有时也会出现折耳根的身影。

折耳根下火锅,巴适得很!

云南:来了不吃折耳根,吃遍天下也枉然

云南的折耳根做法与其他地区没有太大的不同,但由于地理位置更靠南一些,因此云南的折耳根,也平添了几份野性。

腊肉炒折耳根是云南一种经典的吃法。

将腊肉切成薄片,再配上折耳根、辣椒、蒜苗、姜蒜、花椒等一起烹炒。

折耳根不可炒得太过,要吃的就是爽脆的口感。

一盘腊肉炒折耳根端上桌,只闻浓郁诱人的肉香、菜香交融在一起,秒秒钟钻进鼻尖,让人顷刻无法自拔!

一道菜将云南的野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才是专属云南的味道!

对于折耳根,我的态度一直很模糊。

一方面,它风味独特且小众,还有尚未证伪的毒性,有可能会危害健康。

另一方面,它又是西南地区人们喜爱的美食,尊重每个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是一个吃货的基本素养。

那么,你是怎么看待折耳根的呢?

你会去尝试吃一吃吗?

有一个专门揭露食物内幕、科普食物冷知识的公众号,叫“厨房人类”

所长出身厨师世家,家里都是单传的掌勺大厨。

可传到他这儿,他却只想做个有趣、又有态度的“谈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