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湿气中医上又称湿邪、湿淫:在六淫辨证中,为六淫之邪(寒淫、风淫、暑淫、湿淫、燥淫、火淫)之一。是指感受外界湿邪,或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形成湿浊,阻碍气机(气的升降运动),以身体困重,肢体酸痛,腹胀腹泻,苔滑,脉濡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湿邪是怎么来的呢?
(1)、外湿:主要是触冒风雨,或久居潮湿之地,身体感受湿邪而致病。
主要症状:肢体困重、酸痛、恶寒微热、皮肤湿疹、瘙痒,病位偏于体表,是因湿邪郁于肌表,阻滞经气所致。就是体表感受外部湿气。(2)、內湿:主要是脾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湿;肾阳虚衰,不能蒸腾气化水湿,水湿停聚与体内所致;多食油腻、嗜酒饮冷等而湿浊内生所致。 主要症状:表现为脘腹痞胀,不欲饮食,腹痛腹泻,水样便,大便粘马桶,舌淡白苔白腻等。病位多偏重于内脏,是因湿邪阻滞气机,脾胃运化失调所致。就是体内产生湿气。


三、寒湿与湿热的养生注意事项:
1、行:少触冒雨雪、夏日少在外露宿或冒雨行走,以免感触寒湿或暑湿之邪,加重湿气。
2、住:少居寒湿之地,夏日少开空调,以免感受寒湿,加重病情。
3、衣: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寒邪入里,与湿互结成寒湿,加重体内寒湿。
4、食:少吃肥甘厚味(大肉等油腻,甜食之品),以免体内生湿,少酗酒,少吃辛辣之品,以免内生湿热。
5、动:积极锻炼身体,运动升阳,脾主四肢与肌肉,锻炼身体,身体强壮,脾气旺盛,产湿无源,体内湿气减少。
6、食疗:可以用莲子、薏苡仁、红豆、芡实、大枣等煲汤,健脾祛湿。
7、茶疗:可以用荷叶、山楂、藿香、佩兰、茵陈等泡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