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朋友们春天来了,代表着希望和美好的春天来了!春天给我带来赏心悦目的明媚春光的同时,也即将给我们带来滂沱大雨、滚滚春雷。
对于古人来说惊蛰代表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惊蛰”这个节气的由来,我们的祖先是一个非常聪明智慧的祖先,在很早很早的远古时代就已经懂得依据观察天象来判定一年四季的季节更迭,以及节气的循环。“惊蛰”这个节气就是老祖宗依据北斗星的运转方向来划分而出的。
在《史记?天宫书》之中说道:“斗而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当北斗星的星柄转向正东方时,天地间的春天就来了。所以春天属东方,在五行属“木”;当北斗星的星柄指向正南方时,那么炎热的夏天就开始来临。同样,北斗星星柄转向西方,北风潇潇的秋天就到了;当北斗星的星柄转向北方时,那么寒冷的冬天就如期而至了。

“斗转星移”这个成语也是由此而来。当北斗星的星柄处在东方稍转二分的时候正是惊蛰节气的来临。最初的惊蛰并不是称为惊蛰,而是叫做“启蛰”,“蛰”是蛰伏的意思,“启”相当于震醒、震动的意思,当此时春雷滚滚震醒沉睡在土地上的万物。
到了汉朝的第六个皇帝汉景帝的时候,由于汉景帝名“启”,为了避讳而把启蛰改成了“惊蛰”,后来的节气虽然也有中途改回了许多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了“惊蛰”的称谓,后来《大衍历》就一直沿用至今。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至今还是用“启蛰”的原因。
那么对于古人来说惊蛰代表着什么呢?
惊蛰对于古人来说代表着春耕春种的开始;代表着惊雷轰天震动了所有百虫;代表着一年中驱除所有秽气的时候到了;代表着造鼓者蒙鼓皮的时候到了。当然还有许多代表性的民间习俗是在惊蛰办理的。

1、为什么说惊蛰节气代表着造鼓者蒙鼓皮的时候到了呢?
其实造鼓者一定要等到惊蛰节气来蒙鼓皮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为惊蛰是巨雷轰鸣的时间,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比较迷信。因为惊蛰雷声开始震响,可以使天地万物一起震动,所以在这个时候蒙鼓皮可以使大鼓的声音响亮,具有震动八方的威力。
2、那么为什么说惊蛰是代表着古人驱除邪气、秽气的时候到了呢?
小时候吃饭往往不小心把饭粒撒了一地,这时候爷爷奶奶就会恶狠狠地骂道:“浪费粮食?当心雷公劈你……”,古人认为打雷可以驱除天地间所有的邪气,因为雷神是专管人世间一切邪恶事物的。一个人如果做了亏心事雷神是不会饶恕他的,据说雷神专门喜欢劈倒坏人的。

基于这样的思想,古人大都在惊蛰左右进行“祭白虎”的活动。据说祭祀白虎可以化解一年内的是非祸事,使人一年之内平安无事。于是古人一到惊蛰就用白纸皮折成一只白老虎,然后进行三畜祭拜,用猪油将白老虎的肚皮填得满满的,然后再往老虎嘴巴涂上鲜红的猪血,据说喂饱了纸老虎就可以得到一年四季的平安。
3、古代妇女在惊蛰节气时进行打小人驱赶霉气。
古代女子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受人欺负那是常事,为了避免一年之内碰到小人,招惹上霉气使自己吃亏,于是在惊蛰节气里就会进行一些象征性的活动,而“打小人驱赶霉气”就是其中有趣的一种活动。


妇女们往往亲手用布料或者纸皮做成一个小人的形状,然后按照一定的时辰将纸人进行抽打,一边打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骂道“看你个小人头!打得你有气又发抖!打得你食亲野都呕……”。
各种各样的活动无非都是为了图个来日吉利而已,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有了这些活动以后,就好像内心里有了神灵的依托,于是首先在精神上就能无忧无虑,这也算是一种精神疗法吧。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惊蛰之后各种病毒性传染病的发作的确是处于比较少的现象呢?
我认为这个应该是和节气中的气候变化有关。大家知道病毒来时需要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才可以预防传染,那么惊蛰节气之后,天气渐渐转热,就是亲人也不愿意过度接近,过度亲热,因为太热受不了。
再说惊蛰节气之后的天气往往瓢泼大雨频频发作,根据专家的说法“勤洗手”可以洗掉病毒,那么大量的雨水也应该会洗刷干净天地间的病毒,无形之中在惊蛰节气前后就会出现一个清新脱俗、芬芳新鲜的大自然环境,这应该也是惊蛰节气之后传染病比较少的原因吧。

另外随着大自然阳气的生发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着季节一起增长,人体对于外界的一切邪气都会斗志倍增。这也是病毒等传染病开始靠边站的原因吧。
总之古人“惊蛰”代表着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代表着农业生产繁忙的开始,代表着一年秽气、霉气清除的开始,代表着什么一年所有事业即将轰轰烈烈开展的始端。最后借助长卿的一首《惊蛰》来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