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程诚教授
坐诊经历:
坐诊的时候,遇见过一位人工性荨麻疹患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皮肤划痕症,用手抓过皮肤后,会留下风团。患病已有两三年,患者很是煎熬。
荨麻疹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想要彻底治好荨麻疹,就需要对荨麻疹有个基本的认识,在生活中尽量做到远离过敏原,下面就带大家来具体了解一下荨麻疹。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则
1. 止痒
因为患上慢性荨麻疹的患者都会出现皮肤距离瘙痒的情况。而中药则通过调节过敏体质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来达到止痒的效果。
2. 排毒
中药排毒效果较好,能使血液中毒素迅速排出,恢复皮肤正常的血液循环,加快遭到破坏的血管网修复,为皮肤提供充足的营养,使皮肤健康润泽。
3. 修复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不光能使风团迅速消失,还能有改善皮肤微循环,加快皮肤新陈代谢,修复皮损,祛除病变组织,增强细胞活力,促进皮肤再生,重建肌肤组织平衡。
4. 凉血
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可以消除患者体内的湿热瘀毒,而且还能有效调理患者的脏腑功能,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
中医论证验方
1. 血热风盛型:属于中医“风疙疹”范畴,犹今之人工荨麻疹,又称划痕症,往往先则皮肤搔痒,抓后立即掀起条痕,此所谓外风引动内风。由于心经有火,血热内盛,热甚生风,治重凉血清热消风为主,夹瘀略佐活血之品。药用:生地、当归、赤芍、紫草、元参、知母、生石膏、生甘草等。
2. 风热久羁型:由于外受风热之邪,未经发散,以致风菩蕾,发作不已。证见疹发下片掀红,舌质红苔黄,治以搜风清热为主。常用自拟乌蛇驱风汤:乌蛇、蝉衣、荆芥、白芷、羌活、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大黄。
3. 脾失健运型:由于脾虚失运,外受于风,气机失利。证见身发风团,胃痛腹胀,大便溏泄,甚至恶心呕吐等。治以健脾益气,祛风散寒。药用:苍术、陈皮、猪苓、袄苓、泽泻、羌活、防风、炒白术、木香、乌药等。
4. 卫气不固型:属于风寒另一类型,相当于冷激性荨麻疹。由于卫外失固,风寒易侵,疹易发于裸出部位,色淡微红或见苍白,吹风着冷,两手洗冷水亦起,治宜固卫御风。药用:炙黄茂、防风、炒白术、桂枝、炒赤芍、生姜、大枣、荆芥、茯苓等。
5. 血瘀生风型:由于瘀阻经隧,营卫之气失宣,外受风寒或风热相搏,发为风蕾。本症可常见于腰围束带或手腕表带等处,受压处易起,今称之为压迫性荨麻疹,舌见紫黯或现瘀块。治以活血祛风为主。药用: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丹参、荆芥、蝉衣、甘草等。风热加银花、连翘、风寒可佐以麻黄、桂枝。
治疗荨麻疹的食疗法
1. 素烧苦瓜:新鲜苦瓜200克,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2. 金针冬瓜汤:干金针菜20克,切段,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克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3. 赤小豆薏米饮: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4. 五花茶:干木棉花30克、金银花30克、槐花20克、鸡蛋花20克、葛花20克。以上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煲内,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肠湿热。
彻底根治荨麻疹的好方法
上个月,2017年12月10日,我受邀参加由洛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中国非遗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洛阳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郑州李氏药业,作为张八卦中医外科,经典中医药验方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受邀参加了本次博览会。
李氏药业展出的产品——中 玉 湿 夫 宁,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八卦中医外科第六代传人李中玉教授的验方,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效果卓越,如今由李氏药业开发成成品制剂,深受广大群众信赖。
会展后我们医院引进此产品,在临床中,对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皮炎等皮肤顽疾,治好人群占比在96%以上。因为此方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传统中医对象,所以在网上也是可以找到,患者不用去医院折腾,在家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治病。
荨麻疹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好心情
研究发现好心情具有促进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肠胃的消化能力调理脾胃的作用。所以对于健康人而言日常只有保持一个好心情才能更好的促进肠胃系统的运行。
2. 适当的运动
研究发现每天睡觉前做腹部按摩对促进脾胃的正常支持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经常参加一些如慢跑,瑜珈,体操等运动对促进肠胃的蠕动,提高机体的消化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3. 科学的饮食方式
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病从口入,饮食和人体的健康关系非常大。如果我们平时能够科学合理的饮食,那么是可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的,而一旦出现坏的饮食习惯,那么我们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中医上认为,脾虚的人就应该按时按点的吃饭,此外,还要特别注重营养搭配,平时的餐饮中要保证摄入一定的蔬菜、水果,辛辣的食物一定要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能多吃。
4. 注意做好保暖
中医认为风邪入体,湿邪对身体的危害最大了。同时老中医还指出身体的很多疾病和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特别是秋冬季更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才能促进脾胃健康。脾虚虽不足矣马上致命,但却是百病生的根源,因此日常一定要积极调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