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季的特点
冬季的特点是阳气潜藏,阴气盛于外,草木凋零,蜇虫伏藏。
冬季养“藏”的方法
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冬季应该养阴,因为冬天是阴气最浓的季节,是阳消阴长之际。所以顺应冬季阴长的天时,应该给人体补阴,尤其是阴虚之体。不要错过冬季是赋予阴气最好的时机,来平衡自己的阴阳。
冬季和肾气相通,因为冬天气化应于人体的肾,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按照人与天地的关系,冬天重在养肾。
精神调养
神静是指精神情志安静平和,做到无扰乎阳,令阳气伏藏,要保持精神情绪的宁静,避免烦扰妄动,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起居调养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以利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去寒就温,意思是说,冬天要躲避寒冷,保持身体温暖。人到了冬天,阳气全部都内敛了,阳气全部藏于我们的丹田处。所以冬天我们要穿厚一点的衣服,这就叫“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就是说,不要过分开泄自己的皮肤。中医认为,皮是主收敛的,而肺气又是主皮毛的。因此在冬天要注意保持肺气的充足,不会过分开泄自己的皮肤,这才是“冬天之应,养藏之道”。
运动调养
适当运动,在冬至后更要增加运动。户外运动可以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可以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之前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原则。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以滋阴为主。首先要选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但不宜燥热,同时也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要注意先弄清楚自己的体质,如果是属于燥热性质,一般不应该热补,而肠胃不好的也要先养好肠胃才能进补。
注重养肾精
肾的功能是藏精,《黄帝内经》中说,肾主蛰,封藏之本。意思是要借助冬天肾主藏的本领进行封藏肾精。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可以多喝鸡汤,骨头汤,多吃核桃,桑椹,黑枣等,还可以将枸杞,黄精,何首乌,鹿茸鹿角,阿胶等炖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