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哭的原因有哪些

更新于:2021-11-07 10:02:18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哭,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自制力差,对挫折的容忍度较低地表现。科学证明,眼泪可以帮助人类减少由大脑在压抑时所产生的有害的化学物质(chemicals)。 所以家长不

哭,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是自制力差,对挫折的容忍度较低地表现。

科学证明,眼泪可以帮助人类减少由大脑在压抑时所产生的有害的化学物质(chemicals)。 所以家长不要孩子哭就紧张想办法制止。但要对孩子哭的行为要及时反应,不能置之不理。

孩子爱哭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不舒服。

比如,生病、疲劳,缺钙等。易引起哭闹,这里不再赘述,父母自行脑补。有经验的母亲善于结合孩子的情绪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

二,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大部分是家长溺爱造成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与他保持距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 。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教育。要告诉孩子要挟父母是不对的。避免孩子疏远父母的亲情。

三,不能延迟满足。

心理学实验:以等待15分钟作为孩子取得糖果的条件。结果表明:

1,当糖果不在眼前时,幼儿坚持等待时间最长。

2,当有1种糖果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减半。

3,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糖果都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最短。

说明幼儿对眼前的诱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较弱。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平日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四,性格敏感。

很小的事他看得很大。比如膝盖上摔了一个小口子,他会嚎啕大哭,而且没完没了。敏感的孩子哭得自由,笑得自由,哭过了会好过些。

家长对孩子的敏感要重视。一定要用理解和同情来反应,帮他从困境中走出来。但是,切不要做过头。承受力是锻炼出来的。

五,过分溺爱。

父母下意识地鼓励哭。比如孩子膝盖上摔了一个小口子,父母亲就老是去“关心”他,一会儿就来问一问、摸一摸,表示过多的担心;又比如孩子为什么事不满意而哭。家长就要注意严格要求孩子,不能有求必应。

六,被忽视。

要安抚他们并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给孩子讲个爱听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最喜爱游戏等等。一定要从从感情上安抚他,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七,不被理解。

3岁以后的孩子已经有独立的思想和自我意识。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倾听孩子的话语,并给予支持和鼓励。不要批评孩子想学习、想做一些事的愿望和努力。比如:他想画画,但画着画着就到墙上去画了。这时,你的任务是表扬他的画画能力,教育他不要往墙上画。这样,他会愿意改正,以做得更好来获得更多的表扬。

家长如何做好应对措施?

1,父母教育态度要一致。

不能一个人教育,另一个人哄。不要当着孩子争论,不要让孩子分不清对错。

2、家长不要经常发脾气。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3,打的结果很坏。

孩子表面屈于棍棒,但会对父母产生敌视心理。要适当给孩子留点面子,找个台阶。

有的孩子在家凶,外面熊。这样的孩子可以让他暂时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亲戚家生活一段时间或到寄宿制幼儿园过一段集体生活。

4,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促进孩子的自我评价,并给予表扬他的好行为很有作用。

5,不要助长他的哭。

哭既不要奖励,也不要惩罚,要以中性态度去对待,分散注意力。

6,帮助孩子把哭用语言表达出来。

把想法说出来,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更有针对性地替他解决。

7,家长不要表现消极情绪。

避免在孩子面前表露消极情绪,让他模仿。

8,对孩子哭不要极严厉地禁止,也不要过份地同情。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皱一皱眉、摇一摇头,表示你的态度即可。

9,立规矩。

告诉孩子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规则。但是,规矩要容易执行。 当孩子执行很好,哭比以前明显减少,则要大力表扬。

10,不要贴标签。

不要对孩子说”你是一个爱哭的家伙”。不要当孩子的面和别人谈论他的哭,以保护他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