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面膜出现刺痛感,不仅仅是因为太干的原因。

我们无论是敷面膜还是用其他护肤品,可能会出现刺痛的原因,导购可能会告诉我们,因为皮肤太干,其实,不一定。以下,我们会分析常见的情况以及处理方法。
一、 皮肤的结构
要想了解一切的皮肤问题,先要了解皮肤的结构,才能找出皮肤不舒服的真正原因。
皮肤从里到外,分为三层,皮下组织、真皮层、表皮层。
1.1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是由结缔组织与脂肪组成,是营养输送层,为皮肤提供各种能量、营养以及维生素。让皮肤细胞有足够的能量进行生长、分裂。
当皮下组织受损,则会出现皮肤下塌、下垂、皮肤从里到外开裂的状态,流出组织液的状态。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大问题,但是现代的有很多美容仪器,如,热玛吉、超声刀若是仪器能量
1.2真皮层


真皮层,由三大纤维(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与各种附属器官(毛细血管、皮脂腺、汗腺等等)所组成,是营养储存层,为皮肤储存各种营养(包括:体内分泌+体外吸收;包括:有益的营养+有害的成分)。
毛细血管,提供氧气与营养。皮脂腺:分泌油脂,滋润皮肤。汗腺:分泌汗液,调节皮脂温暖,防止自身温度过高或过低。三大纤维:维持皮脂的弹性、紧致度、锁住真皮层当中的营养,防止流失。所以:
真皮层受损,皮肤会因为锁不住营养,导致新生皮肤不健康,出现薄易受外界刺激从而过敏。
真皮层受损,皮肤会因为需要快速自我修复需要大量营养,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而出现红血丝。
真皮层受损,皮肤会因为三大纤维受损,从而出现松弛、下垂、长皱纹。
1.3 表皮层
表皮层,由五小层组成,起到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的侵害与锁住皮肤中的水分与营养。

基底层:所有新生细胞的存在的场所。若受损,表皮不仅会过敏、皮肤从根原就不健康。
有棘层:表皮层营养所在地。若受损,皮肤会出现红、肿、刺、痒。
颗粒层:折射与反射紫外线。若受损,皮肤会出现晒斑。
透明层:疏水能力,隔绝外来的过多水分。现人的生活环境,只存在手掌与脚掌。脸极少有。
表皮层:皮肤最外层,起到保护与锁住的功能。若受损,会出现干到绷紧的状态。
1.4 皮脂膜
皮脂膜,是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汗腺分泌的汗液以及脱落的角质细胞共同低温乳化而成的弱酸性的溥膜,起到滋润皮肤与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的刺激与侵害。
它看不见,但摸得着。我们早上起来摸到鼻子上有点油油的,就是最初形态的皮脂膜。
它很重要,但很脆弱。洗脸水一热,没了。洗面奶碱性一高,没了。分泌的油脂一少,没了。
当我们看到皮肤没有光泽的时候,说明皮脂膜已经受损了。
当皮脂膜受损,则皮肤会出现干燥的感觉。


所以,这里会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皮肤出现“刺痛”,不同皮肤层面的受损,刺痛感与受损的原因会不一样。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导购说“进入皮肤底层”那么,这个“底层”到底是哪一个层面呢?分子量不一样,到达的层面也是不一样的。
二、皮肤的组成单位
我们经常说,人体是细胞而组成的,一个细胞组合了一个个器官,而一个个器官组合成了人体,皮肤是人体最外层,也是最大的器官,所以皮肤,就是由细胞而组成的。说白了,皮肤的问题就细胞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说到,营养进入到细胞内。可是营养真的有那么空间进细胞吗?现在我们了解一下,皮肤细胞的结构与作用。

第一层:细胞膜
细胞最外层,(如上图红色部分)。两个作用,一是,保护细胞的内环境让其正常工作。二是选择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与排出细胞的代谢物质。
它是双层结构,从外到里:
动态电荷,各细胞的电荷一致,同极电荷相斥,起到维护皮肤的轮廓与紧致度。同时,产生细胞间隙(细胞间的空间)。
不同层面的皮肤细胞,间隙不同。最大的细胞间隙就是角质层的细胞间隙,约60-80微米,相当于最小的头发丝。表皮层最小的细胞间隙就是基底层的细胞间隙,约0.2-60微米,相当于1/3根头丝。
双磷子,选择控制物质的进出。
所以,物质要进入细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分子量足够小+特殊的生物结构,才能穿过表皮层的每层细胞间隙,才能穿进细胞膜里。
所以一般的护肤品,分子量太大,保能停留在表皮层之上。现在有小分子的成分产品,要看分子量的大小能说出,到达可以在皮层的哪个层面。
但是,也是达到不了细胞当中的。(除非,有特殊的穿膜技术)。
若受损:细胞吸收代谢功能就会减弱,表现在皮肤上,就是没有光泽感。表现在人体当中就会体质较弱。如,易感冒。
第二层,细胞质
细胞中间层,(如图片所示,就是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等细胞器,以及细胞膜内液。)是细胞能量交换的场所。
细胞吸收需要的物质,经过各细胞器加工成所需要的营养,同时代谢出因“加工”而产生的代谢物(主要是自由基)。
若受损:细胞所产营养减少、代谢物在细胞堆积,则会出现亚健康的问题,表现在皮肤上,就是皮色不均、无弹性、松弛、有细纹等等。
第三层,细胞核
细胞中心位,(如图片所示,就是细胞内淡黄色部分)是细胞遗传物质的储存场与细胞调控场所。
若受损:就是根源性的不可修复,简单来说就是细胞的死亡与病变。表现在皮肤当中的就是皱纹与晒出的皮肤癌。
三、敷面膜/用护肤品刺痛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3.1 缺水
就是导购经常说的“干”。

当肌肤缺水,细胞缩小,细胞间脂质流失,会形成间隙变大, 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小伤口,类似河坝干枯的模样。这是遇到快速渗透的护肤品,如面膜或是护肤水,则会有就会有刺痛感,就好比受伤的时候被人摸一下都会很疼一样的道理。没有红,肿,痒,就是会有刺痛、微红以及温热感。但会在5-10分钟后慢慢消退。

建议,用补水产品后(面膜后)使用滋润的产品,起到保护最外层受损的角质层,而且让表皮层受损的细胞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
3.2 成分的刺激
有些成分对于部分人的皮肤是较为刺激的,如弱酸类的成分(现在用得最多的就是水杨酸、其实就是果酸类的)主要的作用是软化角质。它能去除老化角质堆积,改善皮肤纹理;能渗透毛囊,有效地干燥面疱的化脓部位。但是,过度去除角质层,皮肤的防御力会变差,可能发生红斑、搔痒、刺痛或过敏现象,(因为已经伤害到有棘层了)。
通常用后会有温热到灼热感,然后会出现“浅表受伤痛感”,就像擦伤后的皮肤存在的浅痛感。

建议,停用,用水冲洗干净,若有修复产品立马用修复产品,若没有,立马用敷一个纯补水面膜,或是一个水疗面膜,进行镇静舒缓,然后用滋润型产品进行防护。
这里要说明一点,有些人对某些产品的成分,也是适用不了的,使用过后,会有从温热变成灼热感,然后会感觉到皮肤 变干燥的过程,细看皮肤溥的位置,还会出现泛红的现象。并不说这个成分或产品不好,而且,实在,对某一成分使用不了。
例如,优米的皮肤就是不能用维生素C类的产品。
若是这类型,只要用水洗干净便可。正涂护肤品便可。
3.3 有侵害性的成分

如,铅汞、强酸类的产品,这些都是有害的产品,会破坏健康的皮肤,但是,此类的产品通会加了激素,所以,在使用后,会有短暂的发热现象。这类型的产品一定是不能使用的。
不过,在停用后,可能会有段时间,皮肤会出现反复过敏的现象。这是因为皮肤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