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药性效理论来看,药物的药性和副作用是药物自身偏性的一体两面。对证使用、用量管控前提下,药物发挥的是药性;不对证使用、用量不管控情况下,药物表现的是副作用。所以,要说清楚三七的副作用,首先要搞清楚偏性是什么。三七的偏性是什么?
根据《中国药典》的记载:三七的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能够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三七的五味为甘、微苦,比较平和,偏性较小;三七的四气为温,不太平和,具有一定偏性,可能会助热。但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记载:“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所以,服用三七后助热的这种表现,可能和不同产地品种、炮制方法和服用方法有关。
所以,关于三七的副作用,应该有以下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