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植物白头翁,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在我们东北农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植物,走在农村的道路两边后山脚下,常常会看到这种植物,它的外观很好辨认,绿色的植株上长了一堆白毛,所以才称白头翁,当地也因它的外形称它为白头草,或白头公。
白头翁虽然植株上生长着很多白色绒毛,但是开出的花朵却非常漂亮,一般以紫色的花朵为多,所以非常具有观赏价值。白头翁的种类也比较多,但是一般人们公认的是东北地区的兴安白头翁、朝鲜白头翁这两个种类是最好的药用品种。
白头翁的入药部位是植物的根茎,每年的秋季季节,人们多上山采摘这种植物的地下部分作用药材。相传白头翁的命名传说中,就有古代的人们在发生痢疾腹泻的时候,吃了路边上的一种长着白色毛的植物,治好好了自己的痢疾,所以从古至今,白头翁最出名的功效作用就是治疗痢疾。白头翁在很多医书对它的功效都有记载,中华药典中对这种植物有记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治阿米巴痢疾、疟疾、金疮、妇女闭经等症状。
随着近几年人们的大量挖掘,野生的白头翁数量也在逐渐减少,所以在中医药用上存在很大的缺口,白头翁的收购价格也一路上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进行人工种植这种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