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种植的非常普遍。由于各地温度、湿度相差较大,所以收获时间及储藏方法不尽相同。就我们当地,以深井窖储藏为主。但不管哪种储藏方式,收获的红薯需要及时储藏,而不宜搁置或晾晒。否则,会影响红薯质量,甚至造成腐烂。

红薯储藏之前,不易晾晒的原因
我们当地,一般在霜降前收获红薯,既现在正当时。首先需要削去红薯的秧蔓,在削秧蔓时明显地看到,秧蔓都在生长着。因此证明红薯依然在生长期。也就是说,红薯还处在生长期时,为了防止受冻,就人为的让其停止了生长。因此,在收获后,红薯茎块的内部,还有一段生长、转化养分的过程,从而逐渐停止生长,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把收获的红薯进行晾晒,茎块的水分急剧下降,致使茎块内的养分不能合理的转化,养分少水分多的部分就会腐烂,不容易储藏。储藏茎块,毕竟不是晒薯干,不可能把水分全部晒干,因为储藏红薯的目的,是保证红薯的鲜活性。

收获红薯后的储藏办法
收获红薯前,在储藏时,首先要清理深井窖,进行消毒处理。红薯下窖前,要剔除镢伤、断裂以及碰伤严重的茎块;当然发现有病虫害的,更要拣除。关键一点,当天收获的红薯,当天下窖储藏,以免失去过多水分或遭受冻害。下窖时,要轻拿轻放;切勿装在蛇皮袋内储藏,因为通透性差,容易腐烂。储藏红薯的最佳温度,是11℃左右:温度过低容易腐烂;温度过高容易发芽。在我们当地,深井窖一般控制在6m左右,温度较为适宜。

总之,储藏红薯是老生常谈,各地都有先进的经验。但储藏红薯,切不可晾晒。要保证水分及时储藏,有利于红薯茎块内的养分转化、合成,利于储藏,并延长生长期。